罕见洞察|笪宇威教授:神经肌肉罕见病领域蓬勃向好
在传统药物和靶向药物更迭的时代背景下,2023年10月底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亚洲和大洋洲神经肌病中心年会(AOMC)汇集国内外一众专家,聚焦若干专题,其中不乏神经肌病与罕见病的交叉。本栏目当仁不让,直击会议现场,形成名家专访系列以飨读者。
创新药物承载患者希望
我国神经肌肉病的治疗早已跨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近几年,从医学技术发展到医疗政策支持与社会的呼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程度;既有长期从事罕见病诊疗的医生作为主体,又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跨入这个亟需发展的领域。而且很多创新药物处于在研之中,无论是全球还是我国,每年也总有新增药物成为患者下一个希望。
对于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2019年2月,反义寡核苷酸(ASO)类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正式在中国大陆上市,并顺利进入2021年版医保。同年进入医保的另两款神经系统罕见病的治疗用药还有,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氨吡啶缓释片,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a注射液。此后每年医保工作,罕见病用药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头戏,医药企业也是从年头忙到年尾,积极推进申请筹备工作。全球罕见病药物领域更是活跃,在研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成为本领域国际会议的亮点呈现。AOMC2023会议也分享了多款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外显子跳跃药物的研究情况。在医学研究交流层面,全球是一体的,在药物应用方面,国内也在积极与全球同步,这些都为患者治疗带来明显获益。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是罕见病领域的一大类,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被列为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名单,目前已有两种药物在我国上市,依库珠单抗为C5补体抑制剂,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难治性gMG成人患者;艾加莫德为FcRn拮抗剂,用于治疗AChR抗体阳性的gMG成人患者。这两款药在全球罕见病领域都仍为新型药物,可以说进入我国临床应用的速度相当之快。
持续推进,临床科研两手抓
纵观罕见病诊疗实践,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自然是发展龙头,这些城市所形成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北京领先一方的综合性医院为数不少,如协和、北医、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等,均将罕见病纳入了发展范畴,甚至担当起引领全国罕见病发展的重要角色。罕见病联盟工作的开展,这些医院均参与了非常多的工作,无论是做医学领域内还是领域外的科普工作,还是扎根做基础研究,都逐渐积累下发展根基,形成发展思路,包括诊疗经验与人才梯队的建设,发展模式越来越清晰。
我院神经肌病团队主要开展的是成人罕见病的诊疗工作,已参与或牵头制定多部罕见病相关的共识或指南,如《中国POEMS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中国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诊治指南》等。同时我也有幸以PI身份参与到全国或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如关于艾加莫德用于治疗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患者的长期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开放性扩展研究,拟由全球155个中心参与,我国近30家中心参与进来,体现了药研企业对中国患者的看重,也体现了中国医疗在罕见病研究上的实力。
我院的细分专科很全,目前神经肌肉病专科起步于2005年,2015年正式成为独立的亚专科,包括9名医生和2名技术员,因为诊疗工作开展得较早,在临床肌肉活检、神经活检、皮肤活检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储备充足,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抓手,而这些即是神经系统罕见病病理研究的重要支撑技术。罕见病相关基础研究只是其中必可不少的部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还是投入在临床实践中,每天都有很多疑难罕见病患者来中心就诊,可以说我们能够解决大部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吸引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当然,之所以被称为罕见病,存在诊疗难题也是必然,医院可通过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共同探讨和排查,努力为患者找到出路。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良医汇-罕见病新进展,如有建议或疑问,欢迎致电18017449015。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