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孝道傳統 訂立中華母親節
母亲节来自西方,是我们对西潮东渐的弃甲曳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宫。遍翻英文字典,找不到「孝顺」一词(有也是依中文硬翻的)。孝,是中华文化的特产,几乎等同道德的代名词,所谓「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汉朝更以孝廉开科举才,亦即,孝顺就代表德能兼备、就能当官牧民。
儒家经典关于孝的论述汗牛充栋,《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终」,《论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列儒学十三经之一,是科考的重要题材;古代皇帝不管贤愚昏肖,无不以孝昭示天下;廿四孝的故事,是传统的启蒙教材;教忠教孝,不惟是道德教育的主干,更充斥在传统文学、艺术、戏剧、信仰,乃至生活面面向向;而慎终追远、崇拜祖先的观念,更是深植人心,代代奉行,化为常民生活的一部分。
中华孝道首推对慈恩母爱、对母亲的孝行为核心。母亲是生命的赐与者,更是灵魂与人格的塑造者;而子女对母亲的敬重之情,孺慕之思与反哺感恩,被视为道德根本、人格支柱。「孟母三迁」、「断机教子」最为经典,陶母「封坛退鲊」、岳母「背刺精忠」、欧母「画荻教子」…都是中华伟大母教标竿。
这样一个血液中带着慈恩孝思基因的民族,母亲节却还假手西方东传,岂不荒谬可笑?西方母亲节大约等同一般身分节日,浮潜无根,也许一张卡片、一块蛋糕就解决,这样的母亲节,哪里有文化养分?我们必须有一个洋溢中华文化、蕴藏华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
那么,中华母亲节哪天好?回顾中华历史,贤母多不胜举,而形象最深刻者,首推孟母仉氏。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茹苦含辛独挑教养重担,从哺育成长、环境教化到人格陶冶,费尽心力终使孟子成为鸿儒巨擘,受封亚圣尊号,慈恩传诵两千年,孟母堪称中华母亲的典范。用这块孟母招牌,以彰显中华母爱,以感恩天下母亲,以激励人子孝心,应该再合适不过。
多年前大陆就有逾千学者倡导中华母亲节,并拟在孟子生日的周历(农历)四月二日,今犹呼声不辍。传统感念母亲临盆危若历劫、痛如刀剐,故生日又称「母难日」,把孟子诞辰定为中华母亲节,饶具意义。若采阳历对应,大约落在五月初,也可考虑五月第一个(或第二个)周末订为中华母亲节。这个中华母亲节是全球华人所共有,对岸大陆,正好融入五一长假,这时来过母亲节也恰是佳节思亲的好时日。
民国八十七年教育部订四月一日至五月十五日为教孝月,以加强宏扬伦理、孝亲,此期间有妇幼节、清明民族扫墓节、妈祖祭典,今加入中华母亲节,正可贯串成系列民族风味的教孝感恩档期。应强调者,中华母亲节应如春节、中秋等,视为华人的重要佳节,政府庙堂要领头重视,除了表扬模范母亲,更该表彰「模范孝子」,世风当下孝子尤其可贵可钦,我们一定要把传统孝道找回来!我们早该过着流淌在自己血液基因的中华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