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午夜的佩拉皇宮飯店:見證嶄新的伊斯坦堡
欢迎光临午夜的佩拉皇宫饭店——这间充满故事的饭店,是从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的象征,体现东方和西方,帝国和共和国...,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是基督教,又是全球伊斯兰教中心的地方。 图/Pera Palace Hotel Jumeirah
世上城市何其众多,但能让不同宗教、族群、国家之人魂牵梦萦,并几乎是不计一切代价争夺的,可说是少之又少。曾在地中海世界独领风骚好几个世纪的伊斯坦堡,便是这些少数案例中的其中一员。
伊斯坦堡,在20世纪前人们也常以「君士坦丁堡」称呼,拥有着世上任何一座城市都难以取代的地理优势:刚好位在出入黑海与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城市区域更横跨了欧、亚两大洲。早在耶稣降生于世之前的好几个世纪,到处在地中海寻找殖民地的探险者,就已看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重要性,在此建设生活聚落。到了4世纪时,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在同样地点建设新首都,著名的君士坦丁堡就此诞生。此后,这座城市接连受到不同政权统治,在东罗马帝国之外,还有拉丁帝国、鄂图曼帝国,以及土耳其共和国,名称也在土耳其人之下转换为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一次又一次地拱手转让,代表的当然不是统治者换人如此简单而已。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利益乃至于意识形态在此聚集,时而容忍,时而竞争;伊斯坦丁堡的历史,也称得上是东地中海地区千年历史的缩影。
在地中海世界独领风骚好几个世纪的伊斯坦堡,曾是让不同宗教、族群、国家之人魂牵梦萦,几乎不惜代价争夺的城市。 图/Pera Palace Hotel Jumeirah
伊斯坦堡的背景,使观看者看到的不是单一,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故事,或许这也该城之所以不断吸引众人追寻其面容的重要诱因。《午夜的佩拉皇宫饭店:近代伊斯坦堡的诞生》(Midnight at the Pera Palace: The Birth of Modern Istanbul,以下简称《午夜的佩拉皇宫饭店》)的出现就是如此。在这本书中,一战至二战期间发生于伊斯坦堡的故事,显然不是一段笔直迈向现代化、土耳其共和国的过程,还有着许多矛盾与冲突在此上演,进而让城市的风貌更显得无法一言道尽。
《午夜的佩拉皇宫饭店》刻意选择了「佩拉皇宫饭店」(Pera Palace Hotel)作为主题自然有其用意。该饭店位于伊斯坦堡北方的佩拉区,创立于19世纪末,以今日眼光来看即便不是第一流的饭店,其悠久历史也足以让人另眼相看。饭店容貌完全呼应了19世纪欧洲的品味,以高贵、华丽的风格装点内部。在好长一段时间内(至少到二战期间),佩拉皇宫饭店一直是欧洲贵族、富人寻找居所的首选。这也就是为何,近代伊斯坦堡与土耳其的历史,都以程度不一的方式与这座饭店有了连结。就像本书强调,佩拉皇宫饭店并未主导历史,但其存在见证了诸多浪潮,别具象征意义:
即便单从佩拉皇宫饭店的故事来看,它的出现其实就是一股流入古老帝国的现代化潮流,难以抵挡抗拒。
「铁路」是欧洲大规模工业化后的产物,在许多地区也代表了接纳现代化与西方物质文明的立场。早在18世纪初就已节节败退的鄂图曼帝国,在19世纪时开始尝试现代化,希望提振困窘国势。在此背景下,一条从遥远欧洲牵引过来的铁路出现在古老的伊斯坦堡,而佩拉皇宫饭店便是为了那些旅人所建。华丽的装潢,以及在其周围重新整顿的城市建设,使佩拉皇宫顺势成了高级饭店的代名词,不过鄂图曼帝国接下来的发展让饭店的性质变得更加复杂。
佩拉皇宫饭店早期的历史照片,它的出现其实就是一股流入古老帝国的现代化潮流,难以抵挡抗拒。 图/Pera Palace Hotel Jumeirah
华丽的装潢、以及在其周围重新整顿的城市建设,使佩拉皇宫顺势成了高级饭店的代名词。 图/Pera Palace Hotel Jumeirah
1914年一战爆发,鄂图曼帝国被迫参战,在一场又一场的混乱后以难姿态势投降。如今,协约国军队终于实现长久以来的军事目标,顺利进驻伊斯坦堡,顿时间佩拉皇宫成了许多高级军官居住、交流、联谊与探听消息的聚集地。而当时已小有名气的鄂图曼军官凯末尔也在其中,试着探寻国家的外来之路。但在不久后,协约国决议彻底瓜分鄂图曼领地,使凯末尔决定以安纳托利亚的安卡拉为据点,领导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抵抗外国势力。
在1920年代时,安纳托利亚成了协约国军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竞逐地。就后者的立场而言,这是个美好时光,因为他们不仅顺利击退外敌,还驱赶了鄂图曼苏丹,开创新的国度与时代。然而,伊斯坦堡内的非土耳其裔却面临了相当艰困的处境。新生共和国家放弃了帝国的普世精神,改以更为严厉、狭隘的民族主义为施政方针。新政府想要的,便是创造一个全然由土耳其人组成的国度,排挤任何「非土耳其裔」(如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大量难民窜流于伊斯坦堡;在1923年,土耳其政府从一位希腊人手中将佩拉皇宫收归国有,丝毫没有任何补偿。在五年后,佩拉皇宫的所有权转移到一位土耳其人手上。
成为难民的不是只有原居住在帝国境内的非土耳其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也因一战而覆灭,无法接受共产党的俄罗斯人纷纷逃难至伊斯坦堡。他们在那里变卖财富、从事各种工作。人道主义者看上佩拉皇宫极佳的位置,以其为工作据点,协助前来求助的俄罗斯人。在当时,为数不少的俄罗斯人便在那里找到契机,前往其他地方展开新生活。
现在的佩拉皇宫饭店是由卓美亚集团(Jumeirah Group)经营的五星级豪华酒店。 图/Pera Palace Hotel Jumeirah
现今佩拉皇宫饭店的内部实景。 图/路透社
无论如何,在本书中,与佩拉皇宫饭店相关的故事不尽然只有时代的黑暗面。土耳其政府鼓励引进西方文化、风俗和娱乐方式,例如在饭店周围其实处处可见舞厅与酒馆,代表了新国家想要展现于世人面前的形象,借此种种彰显已迈入现代化国家之列,具有与欧洲人平起平坐的实力。在大肆仿效西方风俗的潮流下,妇女地位因此而有了极大转变,她们拥有更多自主权利、更独立的社会地位。国家更顺应迎合西方潮流,大肆鼓励土耳其女性参加国际选美。当可瑞蔓.哈里斯(Keriman Halis)获得国际选美冠军时,仿佛也是在宣称,多年来的现代化终于展现成效,关于鄂图曼的一切已成为虚幻阴影。
1939年,英、法正式向德国宣战,土耳其在二战中极力保持中立。各国间谍、特务聚集在伊斯坦堡,佩拉皇宫繁荣依旧,表面下却充满了国际间的紧张态势。1941年,一群英国大使馆人员在佩拉皇宫办理入住手续时,一声爆炸造成重大伤亡,背后凶手便是与德国有同盟关系的保加利亚特务。但土耳其政府并未公开批评德国,比起升高冲突,他们更想要避开一切事端。由此观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犹太难民的议题上是如此消极。
《英国百代纪录影片:可瑞蔓获选1932年环球小姐》
随着战火蔓延,成千上万的东欧犹太人选择以土耳其为逃亡的中继站。面对新一波的难民潮,土耳其政府几乎是无所作为。不想因此刺激德国固然是其中原因,但同样重要的考量是,如此庞大的难民潮根本难以控制,担心他们会永久停留在土耳其,破坏长久以来的政策方向。所幸由美国政府组成的救援小组日后进驻佩拉皇宫饭店,偕同当地的犹太领袖和天主教会代表,也就是未来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连结各方取得必要文件,并安排一切交通工具。直到战争结束,共有四千多位犹太人经过伊斯坦堡前往巴勒斯坦。1945年,见态势大致底定,土耳其准备对德国宣战,这次反而是大批德国人站在佩拉皇宫的柜台前急着离开。
在过去一年,伊斯兰地区,尤其是鄂图曼帝国的历史特别受到出版界重视。《鄂图曼帝国三部曲》为这个帝国的发迹、扩张与衰落有相当完整的介绍;而《鄂图曼帝国的殒落》则将焦点放在帝国如何面对艰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今,《午夜的佩拉皇宫》延续上述两本书的时间轴,为读者介绍在一战之后,鄂图曼帝国如何被土耳其共和国取而代之的历史。
《午夜的佩拉皇宫》为读者介绍在一战之后,鄂图曼帝国如何被土耳其共和国取而代之的历史。图为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国立历史公园,纪念一战时期加里波利之战(Battle of Gallipoli)的周年活动。 图/路透社
翻阅《午夜的佩拉皇宫》不难发现,本书作者带着一股哀愁的感性看待这段历史,特别是他在结尾处如此提到:
对于曾逃离伊斯坦堡的非土耳其裔民众而言,这样的反思相当贴切,他们的存在代表了古老帝国的一部分,被土耳其共和国以各种方式刻意忽略、排挤。但可预见的是,以土耳其人自居的群众,很有可能会已不尽相同的积极态度看待同一段时光,毕竟国家在那时迎来了重大转变,一切变得更加光明美好。伊斯坦堡的历史、佩拉皇宫的故事,在在点出这些看似矛盾,却意外地融合在一起的生命记忆。
到了今日,伊斯坦堡持续发展,而佩拉皇宫经过重建后继续经营着。虽然不甚明显,但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便能发现他们的容貌是由不同历史经验交织而成。不尽然美丽动人,却有着无限的迷人之处,引人驻足省思许久。
到了今日,伊斯坦堡持续发展,而佩拉皇宫经过重建后继续经营着。伊斯坦堡的历史、佩拉皇宫的故事,在在点出这些看似矛盾、却意外地融合在一起的生命记忆。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