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监测与AI分析 环保署6年设置4千个智慧围篱
(智慧围篱揪出异常污染事件。图/环保署)
为掌握空、水及废弃物污染潜势,更及早预防污染扩大,环保署19日展示「智慧围篱系统」,规划未来向行政院争取经费,6年陆续设置4,000点空、水、废智慧围篱监控设备,运用IoT监测设施与AI分析模组预防污染发生并及时执法。
环保署表示,当今社会已进入数位化时代,环境执法亦将与时俱进,进化为「远端执法」,112年5月9日立法院三读通过环境部及三级机关(构)相关组织法,环保署改制为环境部的同时也将成立「环境管理署」,远端执法将列为重要政策,以前瞻思维规划整体环境改善策略,使我国环境品质管理观念从「污染管制」转变为「预防管理」,其中最显著的改变即为「化被动为主动」系统性处理环境问题。
环保署将运用科技,以智慧围篱系统进行远端执法,即时处理污染行为,避免污染持续扩大。该署规划于污染热点关键位置架设远端监控设备,形成「天罗地网」般的网络,以掌握空、水及废弃物污染潜势。
环保署表示,废弃物非法弃置、空气污染、水污染的监控设备已陆续建置,而智慧围篱计划将走向更系统性的规划。环保署计划6年内陆续设置4,000点智慧围篱设备,初步规划于空气污染热点120处,设置3200点监控设备、水污染热点100处,设置200点、废弃物非法弃置则是国道、省道等快速公路等200个交流道口共布400点,与弃置热区路段200点。
系统可透过现场物联网IoT装置所测得的资讯,传回至AI模组,分析污染异常样态风险程度,自动告警并通报相关稽查单位。
环保署进一步说明,空气污染热点智慧围篱系统依据不同场域及不同空气污染物需求布设分级空气感测器,第一时间侦测污染;水污染热点智慧围篱系统于监测热区邻近之渠道节点或上下游排水布建水质感测器,随时掌握流域水质警示;非法弃置智慧围篱系统,针对废弃物清运机具进行平行监控,于弃置热区及重要路段装设车牌辨识系统,迅速掌握异常清运行为。
环保署环境督察总队北区环境管理中心主任张乃仁强调,相较于过往对个案「猫抓老鼠」,稽查人员需守株待兔,在感测到异常污染后,更仰赖稽查人员的经验花时间调查,智慧围篱机制则是在系统资料库便已勾稽工业区内各家制程、原料等资讯,AI运算出来风险名单,让稽查人员可以精准有效率的展开执法。
智慧围篱系统上路后,将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智慧稽查合作网,资讯将全面同步化,相关单位即可获迅速掌握,并立即依法办理。将全面提升环境品质管理,并有效提升执法效率。
环保署呼吁,智慧围篱系统不仅同时具有吓阻预防及污染溯源两功能,更可第一时间侦测、溯源污染源,令违法情事无所遁形,提醒相关业者切勿以身试法。「你在做我们在看!」张乃仁指出,智慧围篱机制的精神是预防污染而非善后,因此广布监测设施不仅为精准揪出污染者,更为吓阻污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