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下滑怎么办?两融业务发展新思路有哪些?中信证券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回应多个热点问题
3月27日早间,中信证券召开了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说明会上,两融业务逆周期调节下的应对策略;IPO承压之下如何应对;对中东、东南亚等国际业务未来如何布局等诸多问题成为了分析师等机构关心的热门话题。
看点一:IPO下滑怎么办?
2023年,A股IPO企业数量及发行规模均有下降,全市场合计313家企业完成IPO,同比下降26.87%,发行规模3565.39亿元,同比下降39.26%。再融资发行规模同样有所下降,再融资(现金类及资产类)规模7778.91亿元,同比下降29.26%,
事实上,IPO的数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减少,也传到至投行业务的IPO的盈利。
境内股权融资方面,中信证券在2023年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140单,主承销规模人2779.13亿元(现金类及资产类),市场份额24.50%。而在2022年度,中信证券完成A股主承销项166单,主承销规模3763.17亿元(现金类及资产类),市场份额22.31%。具体来看,公司2023年完成IPO项34单,主承销规模500.33亿元,市场份额14.03%。而在2022年中信证券则是完成IPO项目58单,主承销规模为198.32亿元,市场份额25.53%。
那么,IPO下滑之后,又该如何去应对?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认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相关政策,为投行业务带来了增量的业务机会。在活跃资本市场的框架下,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高发展质量,并购业务这应该有希望加快发展。监管要求强本强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预计为专业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保荐机构带来业务机会。继续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资企业国际业务有发展的潜力。
近两年,更多中资企业选择欧洲市场发行GDR,而中概股和红筹企业回归的范围也在扩大。
对此,某券商投行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并购,还有推荐去港股市场IPO方向,都是投行条线存在的机会。”
看点二:国际业务快速发展
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是中信证券2023年报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本次业绩说明会上被问及最多的话题。
作为全资子公司的中信证券国际,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02亿美元,利润总额2.84亿美元,净利润2.4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29%、65.56%、96.53%。
中信证券执行委员李春波认为,2023年通过持续深耕客户市场、积极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继续提升了客户服务能力。谈及如何布局中东市场、日本市场及东南亚市场时,他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调研探讨布局中东的可行性。相关市场的发展为公司提供了潜在收入增长的业务机会,公司会继续扩张及深化相关市场,捕捉中国企业产业链国际化的机遇及满足中国机构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需要。
看点三:融资融券逆周期调节下的策略
2023年以来,两融业务中的融资业务市场需求稳步回升,融券业务的需求下半年规模有所下降。
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中信证券表示,公司去年融资业务的规模同比上升了11%,融券业务的规模则是同比下降28%,两融业务整体规模则是同比上升了约3%。公司对融资类业务始终是保持着严格的风险管控标准。2023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存量负债客户的平均维持担保比例是275%,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平均维持担保比例是223%,都保持在比较安全的水平。
近期监管机构对两融业务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也优化了两融业务的相关细则。证监会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逆周期的调节机制。
中信证券张皓认为,两融业务方面,首先是聚焦于发挥两融交易工具的功能,积极稳妥的向合格投资者和实体企业提供合理的融资服务。其次,结合投资者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和差异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两融工具资产配置等功能。最后,持续强化信用重点工作,不断优化证券集中度管理,密切关注市场舆情,及时进行压力测试,对客户的持仓结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梳理,尽可能对风险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确保两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看点四:新开户超过100万户
截至2023年底,中信证券在财富管理客户数量累计达1420万户,新开户数量超过100万户,市场占比同比提升了4%,创出历史新高。托管客户资产规模保持10万亿级,同比增长4%;客户托管市值在整个市场A股总市值的占比是13%。
杨明辉表示,中信证券在2023年进一步完善了买方投顾配置服务体系,多层次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差异。在财富管理转型方面体现主要有:丰富公司的财富产品体系,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传承的场景需求;完善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投资研究的顾问一体化的体制,赋能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升客户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