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资八年涨八次 你为何无感?

劳动部基本工资调涨,合计约有200万名本国劳工受惠,占比不到全台劳工的1/5。(图/远见提供)

总统蔡英文就任八年来,基本工资年年调涨,月薪由最初20008元调涨37.3%,至27470元;时薪也由120元调涨52.5%,来到183元,落实了「照顾基层劳工」的承诺,但为何大多数的台湾民众,对这项调薪政策,从最初的期待满满走向无感?

长年来,台湾劳工总数约维持在1150万人,劳动部预估此次基本工资调涨,合计约有200万名本国劳工受惠,占比不到全台劳工的1/5。若将台湾劳工的薪资分五等位数,受惠的对象大多集中在最底层的一群,从打击面来讲,或许解释了民众普遍无感的一部分原因。

打击面小,CPI与实际脱钩

基本工资调涨的目的,主要是不影响通膨、失业率的前提下,维持弱势劳工的薪资购买力不变。104人力银行资深副总暨人资长钟文雄受访指出,基本工资调涨,受惠族群以打工族、清洁工等技术力较末端为主。

以保全为例,虽然一个月的薪资大多可达4、5万以上,但每月工时都230个小时起跳,「扣掉加班费等加给,基本上就是领基本工资而已。」

这让薪水在基本工资以上的民众,往往会觉得基本工资调涨「与我何干」?甚至还会因为自己的薪水与基本工资差距逐步拉近,产生相对剥夺感。

另一个民众无感的原因,或许可从此次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的插曲得出:将17项重要民生物资CPI纳入,导致资方气得一度离席。显示民众感受到的实际通膨压力,让他们觉得就算拿到手上的工资多了一些,但扣掉高涨的物价,留在手上的也所剩无几。

「从基本工资调涨的原则来看,目的是要维持劳工的薪资购买力不变,但现在的CPI指标,的确无法反映劳工实际感受到的通膨问题。」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赖伟文解释,CPI指标是由九类、1000多种商品加权平均后得出的数字,但一个普通的受薪阶级,不可能购买全部这千余种商品,大多会集中在其中几项物资上,导致一般CPI指标与民众对价格的实际感受,出现脱钩的现象。

除了CPI与人民感受的脱钩问题,由于现阶段基本薪资的调幅公式,大体上为:CPI涨幅加上1/2的GDP增幅,近年来,全球经济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尽管台湾经济年年成长,但是对于专做出口、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感受也各不相同。

以今年为例,台湾景气呈现内热外冷的状况,住宿、餐饮等专做国内市场的产业,营业额与年增率创下历年新高,但同时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产业,却陷入去库存窘境。主计总处预估今年经济成长率为1.61%,但对出口产业来说,恐怕早已是负成长。

赖伟文表示,目前的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对基本工资究竟要调升多少,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包括要参考哪个指标做为物价通膨指数?不同产业结构是否也要纳入考虑?调升多少百分比可能会对产业、劳工造成影响?统统付之阙如。这些问题都凸显了,久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最低工资法」重要性。

劳动部预估此次基本工资调涨,受惠劳工多属技术力较末端的为主,民众普遍无感。(图/远见提供)

调幅无标准,沦喊价大赛

现阶段台湾基本工资调涨过程,宛如没有游戏规则的「喊价大赛」,没公正第三方机构做的薪资调幅研究分析,劳资双方显少达成共识。未来台湾经济若急转急下,1997年至2007年基本工资冻涨的「失落十年」,恐将再次来临。

赖伟文说,就他对企业方的了解,「他们的概念是,调没问题,但要有一个标准,不能随意喊价,不能去年这样,明年又变了样。」他以新加坡的「全国工资理事会」(NWC)的运作为例,要调薪多少,一定会有第三方公正机关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的调幅会影响多少劳工、对产业面的冲击等等,给予劳资双方客观的数据,达成共识订出合理的调涨幅度。

台湾的低薪问题,被许多劳团斥为「国耻」,每年均要求基本工资大幅调涨,但赖伟文说,台湾的低薪问题,背后牵涉多项因素,「基本工资不是造成台湾低薪的问题,也绝对不是单靠调涨基本工资就能解决。」

不过,基本工资的调涨,对资方来说,确实也有一定的加薪压力。根据赖伟文向企业做过的问卷调查,以今年基本薪资调涨4.05%为例,对每月月薪在基本薪资以上的劳工来说,「(薪资调幅)基本上会比4.05%低一点点,但还是会上升、增加。」

况且,基本薪资的调涨,增加的用人成本,除了直接发给员工的薪资外,还包括劳保、健保等七类跟基本薪资绑定的「法定劳动成本」,这些法定成本约占人事成本的17%~18%,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庞大的负担。因此,基本薪资的调涨,不能过快、过高,否则台湾恐陷邻近韩国青年失业率飙升,物价失控的苦果。

此外,坊间普遍传闻,台湾基本薪资的调幅之所以未能大步走,主因是「本劳、外劳薪资未能脱钩」所致,不过,这点在实务上有相当的困难。钟文雄透露,早在马政府时代,几乎每一任总统、劳动部长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若将两者的薪资脱钩,将违背台湾人权立国的原则,也势必引来国际劳工组织(ILO)等国际组织批评「侵犯人权」,台湾的国际形象恐将大伤,不利国家利益。

专家:薪资透明化是解方

除了歧视问题外,赖伟文也指出,就资方的观点来说,「聘一位外劳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不见得比本劳还低,」既然如此,那将本、外劳薪资脱钩的目的何在?外界对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过于扩大解释。

要解决台湾的低薪问题,关键突破点或许在「薪资透明化」。根据主计总处的统计资料显示,2016至2022年,台湾每年经济成长率均在2%以上,超过半数更来到3%以上,甚至2021年还飙涨至6.53%,成长率在已开发国家鹤立鸡群。总体GDP也从逾17.5兆元,成长到逾22.6兆元,增量近1/3,表现亮眼。

但劳动部的统计数据却显示,台湾的实质总薪资(月薪加奖金)成长幅度,却不如GDP成长亮眼,2016年的实质总薪资平均为4万9266元,2022年的实质总薪资平均为5万3750元,趋势上确实有所调升,但相较GDP大幅增长近1∕3,调幅微乎其微,显示台湾经济成长的最大果实,最大一块被资方分走。

赖伟文说,台湾目前的就业市场,劳资双方仍「资讯不对等」,不但劳工间的薪资不透明,连企业的获利多少也不透明,员工不晓得自己对企业的价值,导致资方站在相对强势的地位,让劳方很难要求加薪,只能被动接受资方给予的薪水,「这也是为何基本工资调涨,成为劳工跟资方谈薪的唯一依据。」

钟文雄也建议,政府应该对企业分润员工,多做一些强制性的规定,目前证交所每年都会公布上市柜公司的年薪排行榜,观察董监事是否有肥猫,或是EPS表现亮眼的企业,对员工的调薪幅度是否过低,「已经慢慢有这种氛围,看这个合理性,但还没有强制性,只是鼓励而已。」

未来政府这类作法或许可以赋予强制力,让劳资双方的蛋糕分配更公平,也让台湾摆脱多年来「低薪」的恶名。

本文作者:林仕祥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0月号448期》)

《远见杂志10月号4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