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金廈泳渡喊卡 泳士破浪千里卻游不過政治暗流
两岸唯一由双方官方合办的金厦泳渡华人接力公开赛,每年都有200名游泳好手挑战双人接力赛,今年因为中央的「特殊考量」,在开办前夕,宣布「停办」。资料照片(记者蔡家蓁/摄影)
一年一度的「金厦泳渡」原订本月26日登场,却在开办前夕突遭「喊卡」,知情人士透露,中央因担忧有统战之虞,要求地方停办。这场原本由金门与厦门合作,参与者遍布两岸三地甚至欧洲国家的体育活动,竟因政治考量而临时「腰斩」,让体育界错愕,质疑中央将纯粹体育活动政治化,断送地方多年心血。
「金厦泳渡」是两岸难得由官方合办的体育赛事,自2009年首办以来几乎年年举行,活动源于金门2003年起的「抢滩料罗湾」长泳赛,历经7年筹划、协调,终于从抢滩料罗湾「升级」到金厦泳渡,才让「泳士」跨越料罗湾、游过金厦海域,成为象征两岸和平的体育桥梁。
这项活动不仅技术门槛高,是亚洲海泳中少见的高强度耐力赛,更是金门重要的运动观光亮点,历届选手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还有葡萄牙、英国等地,每年的参赛人数都达200人,一年从厦门游至烈屿双口,隔年则是反向,横渡7000公尺海域。选手能克服风浪与海流,却终究敌不过「无形的政治界线」。
今年赛事筹备已近尾声、百人交流团即将抵金的关键时刻,却传出停办。据了解,国安单位认为活动涉及「统战」,在高度政治敏感时期不宜开放;地方人士质疑,中央对体育交流的标准反复无常,去年海基会副董事长罗文嘉专程来参加开幕,还在致词时表示,金门从军事堡垒,到如今办充满加油欢呼的和平体育竞赛,这就是进步。他强调,两岸需要有智慧与善意,去追求与维持这种进步。
罗文嘉还指出,他是代表海基会与陆委会来参加这项活动,代表陆委会非常重视这项具有传统意义的活动,这就是「有来有往」的双向交流与对等交流,能够反映对和平的期望。
前年则是陆委会文教处长张张出席,陆委会甚至还在脸书发文表示,政府对于符合对等尊严、健康有序的两岸交流活动,向来抱持正面态度,期望各界支持肯定两岸体育交流的友谊互动时,也能发扬体育竞赛所坚持—没有政治干扰的和平精神,对照如今却因意识形态,断然喊停的举措,格外讽刺。
对金门而言,金厦泳渡不只是赛事,更承载着战地转型和平的象征意义,从昔日砲火对峙的前线,到如今能共游一水之间,泳渡本身就是和平的体现,这项赛事每年不仅强化两岸民间交流,更让金门成为和平的见证者。然而,当政治凌驾体育,当「统战」大帽子凌空盖下,这样的和平桥梁就可能被一刀切断。
在国际体育场域,「政治不介入体育」早是共识与底线,从奥运、亚运到地区性比赛,体育活动承担的不只是竞技功能,更是促进理解、凝聚友谊的场域。如今金厦泳渡被中止,不只折损金门的国际能见度与经济效益,更为两岸交流蒙上阴影。
长年参与活动的志工表示,「体育不该为政治买单,交流也不该被贴上统战标签」,金厦泳渡象征的不只是竞技精神,更是小三通之后两岸民间互信的累积,政治力粗暴介入,形同抹煞地方十多年努力。
长年观察两岸事务的学者指出,在两岸高层沟通近乎停摆的情况下,基层的体育、宗教与文化交流正是少数仍具正向能量的接触方式,若连这些都遭封杀,恐加速民间隔阂与对立。
正如一位资深泳渡志工所说,「我们的泳道,可以越过海流、风浪与界线,但如今却游不过政治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