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议题烧出医疗体系问题 卫福部二度开记者会避谈高层压力
卫福部3日举行记者会,出席的部长邱泰源(中)、照护司司长蔡淑凤(右)、医事司司长刘越萍(左)针对医院壅塞处置现况提出说明。(刘宗龙摄)
急诊壅塞议题延烧,烧出第一线医疗人员怒火,更引爆长期存在的医院护理人力不足、劳动环境差、分级医疗未落实等问题。卫福部今天二度召开记者会,部长邱泰源大阵仗率领6位官员,全程逾1小时,光是各单位报告就耗时逾30分钟,内容多是老调重弹。媒体询问是否因遭受到各方压力而再度召开记者会,邱泰源表示「互相期许不是压力,真正的压力是如何为人民健康奋斗,怎么样让人民更健康,台湾民众更安乐,这才是要努力的方向」。
今年农历春节后,急诊医学会发出警讯「急诊壅塞进情况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卫福部三度邀集相关团体开会讨论对策,并在上周一(2月24日)召开记者会说明,但一周以来,各医院急诊壅塞情况虽略有改善,但医护人员怒火仍难以平息。卫福部今天再度召开记者会,由邱泰源率领6个所属单位,包括疾管署、健保署、食药署、医事司、照护司、医福会,说明急诊壅塞处置现况。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说明,国内上周流感、诺罗疫情双降,类流感门急诊就诊人次约10.5万,较前一周下降24%,腹泻门急诊就诊人次约25.1万,也较前一周下降18.3%。春节后流感疫情仍处高点,但已经连三周下降,尤其上周虽逢228连假,仍下降2成多,单看急诊就诊人次也下降,回复到去年底状况;腹泻门急诊就诊人次也下降近2成,连假期间没有反弹,腹泻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且持续下降。
医事司司长刘越萍说明,这段时间透过六区紧急医疗应变中心协助转诊分流,加强区域联防,医学中心2月共下转585件,其中65%转入重度级急救责任医院。中长期将鼓励医院投入急重症,也会研议重症医师作为部定次专科,掌握确切人力,并且研议健保调整给付。
照护司司长蔡淑凤表示,去年受限于经费,先执行一般急性病床的三班护病比,夜班费较其他病房高,今年将纳入所有特殊病床,会比照一般急性病床来订定夜班费。针对外界希望急诊比照病房订定三班护病比,将着手研议,并持续讨论适当人力编制。
健保署署长石崇良表示,上周已邀集急诊医学会等团体讨论,短期先检讨急重症支付标准,包括住院部门护理费调升,一年25亿元、连续4年100亿元,希望反映在第一线人员薪资上,且本次调整会扣合医院加人加薪,达到标准会增加个别总额预算;长期则是提升病床使用效率,推动创新服务模式、给付,在宅急症照护、门诊静脉抗生素治疗等等,可以空出病房来收治更多病人。
卫福部连续两周召开记者会说明急诊壅塞议题,却没有端出新政策,媒体询问邱泰源,是否上周四在健康台湾委员会受到总统指示或遭受压力?邱泰源表示,如何让全国人民更健康,早日达到健康台湾的目标,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压力。「互相期许不是压力,真正的压力是站在40年的医界老兵,如何为人民健康奋斗,怎么样让人民更健康,台湾民众更安乐,这才是要努力的方向」。
媒体也询问,这些措施是否能真正改善医疗体系问题,邱泰源表示「我相信只要碰到困难,就要超越它,而且要做得更好」,就好像当时921地震对医疗体系伤害很大,因此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医疗体系,所以才有社区医疗群、整合型照顾等;希望借由这次机会,把分级医疗、区域整合、院内调整分配、合理的健保给付等,在最短的时间来处理,明年不要再发生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