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县 猴满为患 议员吁比照浪浪绝育
林业署嘉义分署为检测人畜共通疾病,去年在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采用诱捕方式,为台湾猕猴检测、绝育,最后共抓到6只猴子。(林业署嘉义分署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台湾猕猴危害农作物、影响民众生活愈见频繁,嘉义县原住民议员武清山逗趣形容「嘉义猴子数量恐超过邹族人数」,保育泛滥的结果就是农民受害,呼吁开放适当猎捕。县议员何子凡建议不妨比照浪浪防治,采用TNVR,透过诱捕、绝育后回置手段,来降低、控制猕猴数量。不过学者认为,猴子不等同猫、狗,诱捕更是不易,对人、猴都有危险,有赖相关单位多方研议。
武清山说,山上猴子数量超级多,农作物竹笋、柿子、蔬菜甚至茶叶嫩叶都吃遍了,农民靠政府补助大声公、放炮都没用,电围网补助又有地目、作物限制。山上居民不胜其扰,在拿不出可行办法下,或许可考虑开放适当猎捕。
何子凡认为,猴子数量太多造成食物竞争,加上动物有领域性,才会不断往外发展。举例香港为控制野生猴子繁殖数量,2007年起为当地猴子绝育,2000只猴子有7成已绝育,出生率也降到30%。
林业署嘉义分署也在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采用诱捕方式绝育,何子凡建议县府农业处向中央提议,如果可行,应优先争取经费在嘉义试办,农业处长许彰敏回应会跟中央研究,但诱捕非常困难,需要克服。
嘉义大学兽医系教授詹昆卫表示,猴子灵活又聪明,会互相学习,抓到一次,下次可能就捕不到,且结扎后的猴子可能受到排挤,对动物恐造成身心影响。加上猴子体形大,执行诱捕时,人或猴子都有风险,甚至可能被攻击。再者,节育手术做完如直接回放,猴子可能会破坏伤口、影响复原。整体来说,用TNVR防治猕猴,要考虑的面向很多。
林业者嘉义分署去年在阿里山游乐区进行台湾猕猴防治,诱捕猴子主要为了人畜共通传染病采样,再一并绝育,当时共抓了6只猕猴,事后引发保育人士批评,目前诱捕措施已暂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