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奏曲”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走在家乡熟悉的田野间,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这首歌,心里涌起万千激动、澎湃、喜悦的情愫。家乡陪伴着我一路走来,一路变迁,唯一不变的,是家乡对我的牵挂,和我对家乡深沉的爱。
儿时的家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流如织。家乡在童年的记忆里,房屋低矮且密集,一家说话,十家都能听见。房屋多以“茅草屋”“石头房”“土墙房”为主。家家户户生的小孩都多,少的三、四个,多的六、七个。那时候条件差,房间少,孩子们不分男女,几乎全挤在一张床上;稍大些了,才把女孩子分开。道路又窄又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少数人的交通工具是那种“老式自行车”,多数人只能安步当车。村里唯一一台老式黑白电视机,被大家当成“宝贝”。田间小路曲曲弯弯、弯弯曲曲,延伸向远方。大家都以种地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天气炎热的夜晚,人们吃过晚饭,全都跑到村里的“大堰塘坎”纳凉,天南海北地东拉西扯。每家都喂养着成群结队的鸡鸭鹅猪和一只狗。夜晚,密密麻麻的狗吠从村头响到村尾,又从村尾响到村头,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凌晨,不绝于耳的狗吠鸡鸣鸭唱鹅叫猪吼不知要在村里欢声雷动多少个来回,掺杂着大人们喊孩子起床的大呼小叫,格外热闹。那会儿的集市才叫人流如织,背着大竹背篼的大人牵着一串串嘻嘻哈哈的小孩,半天都挪不动一步。遗憾的就是,那会儿大家都太穷了,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有零花钱、打牙祭。所以,孩子们都特别盼望过年。
后来的家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烟稀少。长大些后,家乡似乎有了些许变化。房屋高大了些,不再那么密集,人们有了更多说“悄悄话”的空间。曾经的“茅草屋”“石头房”“土墙房”陆陆续续被“瓦房”“砖房”取而代之,极少数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修建起了“二层小楼房”,看起了彩电。多数家庭都有了自行车、黑白电视机。道路“涛声依旧”,田间小路还是儿时的田间小路,狗吠鸡鸣鸭唱鹅叫猪吼和儿时也没有分别,而最显著的是,村里的人少了很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农村人的思维瞬间活络起来。大家感念国家的好政策,不再仅仅局限于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有的做小生意,有的投资经商,有的走南闯北,外出打工……反正,哪儿能挣钱,就往哪儿奔。15岁——60岁以下左右的男男女女,几乎都各奔东西,想方设法“刨金砖”。家里除了老人,就是读书的学生。刹那之间,习惯了和亲人日夜相守的村人好像特别不习惯,但大家都呆在家里,钱从何处来?没办法,只能忍痛割爱,家乡只能放飞这只巨大的风筝,让“游子们”尽可能飞得更高、更远,挣更多钱回家。随着外出挣钱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孩子们时不时也会穿穿新衣、打打牙祭、用零花钱买点喜欢的“小吃”,也不再那么盼望“过年”,“年味”仿佛淡了些。
现在的家乡:四通八达、鸡犬相闻、车水马龙。农村改革风暴、面貌改善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国家一系列“操作”下来,让昔日的家乡彻底变样。现在随便走进哪个村子,都是清一色的宽阔大道,不说自行车、摩托车,就是小轿车都不再是奢侈品,哪家没有至少一辆小轿车,都是村里的“笑话”。村道直通各家门口,既方便大家行走,又方便把车开进自家大院停靠。田野不再是过去东一处、西一块的模样,而有了规模与特色,村庄也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引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狗吠鸡鸣鸭唱鹅叫还是常态,只是喂猪的人少了,猪叫声也小了。“网络村村通”,智能电视淘汰传统电视,除了小孩子,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个。大多数人家都有了两层甚至三层“小洋房”。村道两旁红花摇曳、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美不胜收。“打工人”的心态也有了变化,不再非要都选择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务工,家乡让大家都有了“归属感”,很多人不再“远行”,就近务工,方便与家人团聚。有的在家乡投资创业,当起“老总”,让更多民工留在家乡。孩子们天天都能穿新衣、打牙祭、有零花钱。孩子们又盼望起了年,因为“年”可以让他们玩转“新花样”,可以外出旅游,实地看看教科书上的美丽风景,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年味”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