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年挑戰 投資不足、資源不均惹隱憂

健保开办将满30年,面临医疗投资不足、资源分布不均等隐忧。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健保开办将满30年,面临医疗投资不足、资源分布不均等隐忧,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今天说,除可近与可负担,更应注重品质与价值,否则恐健保、医院不会倒,但医护人员会倒。

台湾健保制度实施正迈入第30年,面对医护人力流失、医疗分布不均、健保点值争议等挑战,台湾医学会高峰论坛11月9日、10日登场,论坛主持人、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今天在论坛记者会中指出,这次将聚焦健保制度创新。

台湾医学会成立至今120年,台湾医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说明,医学会见证台湾医学发展历程,医疗一向是台湾引以为傲的优势,尤其全民健保制度可说是世界第一,「但大家只注意到可近性、可负担性」,也应该要注意品质跟价值。

吴明贤表示,所有先进国家现在都面临高龄化与少子化「双刀流」,年轻医护辛苦工作又无法得到合理报酬,以韩国来说,医护都集中在高报酬、低风险领域如医美等,已有医学中心不再开设小儿科等急诊,甚至发生儿童成医疗人球等事件,「对台湾而言也是警讯」。

吴明贤说,30年前健保实施时,并未好好构思分级医疗制度,加上民众、民意代表及地方首长总认为,医学中心在家门口才是最佳作法,导致医学中心不断增加,而私立医疗院所一定是考虑市场机制,若开医院会亏钱,就没人要开医院,依现况推估,未来的情况恐是「健保不会倒、医院不会倒,但医护人员会倒。」

随科技进步,不少医院引进AI人工智慧,吴明贤认为,AI可减轻医护人员人力负担,像是快速比对药品交互作用等,若要运用在医疗第一线,毕竟事涉民众健康,应严谨临床试验,不过AI可说是台湾密码,从台湾(Taiwan)、总统蔡英文(Tsai)、赖清德(Lai)的英文名称,恰巧都有AI两字,代表台湾很适合发展AI。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强调,台湾社会对医疗资源整体的投资必须增加,一旦有了经费,人力不足问题也能得到缓解,应结构性解决问题,而非每次都挖东墙补西墙,他另外建议让「收支透明化」,民众和政府共享资讯,社会才能达成共识、有团结性。

在詹长权发表的论文「台湾健康照护系统在新冠大流行后的挑战与韧性」中提到,健保开办至今,年度支出从新台币1568亿元成长到7498亿元,尽管每次执政政权更替,每届新任政府健保支出相较于前一任政府,约增加1.3至1.5倍,仍不足以涵盖因人口结构老化而带来的医疗资源增加。

詹长权表示,台湾的经常性医疗保健支出(CHE)2022年为503亿美元(约新台币1.6兆元),明显低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支出2040亿美元,日本的4870亿美元与韩国的1620亿美元,解决方案是增加医疗资源,首要之务是让医疗支出数据更公开透明,健保被保险人、保险人与政府共享资讯,才能凝聚增加健保费、政府投资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