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名人堂/自費醫療考驗醫師的良知
看到联合报的「阳光行动」专题,有关健保与自费医疗的报导,我很高兴有机会讨论这个一直令我无法释怀的事。
近年来,癌症医疗,尤其在新药的开发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如标靶及免疫药物的发明,确实是癌症病人的福音。但是,因为健保资源有限,新药新科技无法及时纳入健保,所以,昂贵的癌症药物就成为自费项目。对于癌症病人而言,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接受不当手术 反加速疾病复发
所以,我常跟我的同事说,大家要用功研读研究报告,当我们建议病人使用健保尚不给付的昂贵新药时,要很慎重地确定使用该药对病人有好处,否则是对不起病人的。
可是,近年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在他院治疗结果不理想而转来的病人,如接受了不当的高贵达文西机器手臂手术,花了数十万元,反而加速了疾病的复发。也有病人花上百万元接受了「实证医学」尚未证实比健保给付的传统光子治疗更有效的「粒子治疗」,不久,病就复发了!
台湾医院经营策略 一切向钱看
为什么台湾的达文西机器手臂及粒子治疗仪器密度居全球之冠?很明显的,就是因为台湾健保给付低廉,健保实施近三十年,台湾医院的经营策略就是「冲量」,以及「创造自费项目」。「一切向钱看」早已经成为不少台湾医院的经营法则,大家见怪不怪,结果,民众只能自求多福。
在「阳光行动」专题的报导中,健保署前署长叶金川站在前健保官员的立场说「健保不可能包山包海,仅能提供基本医疗,就像吃阳春面,可填饱肚子,如想更好的医疗,当然必须自费。前提必须基于『病人有选择的权利』。医师不能强迫病家埋单,术前应讲清楚自费项目的金额、优点」。
资讯不对等 病人多尊重医师建议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在医疗现场,根本行不通。在资讯不对等的情形下,绝大多数病人,都会相信医师的建议。不要说一般的病人,连身为医师的病人,也会被新创医疗迷惑,而去接受不一定有用的高科技检验或未经过临床试验的细胞治疗。对于没有经济问题的医师病人,做了错误的选择,我只感到遗憾!
但是,看到一般病人,因为尊重医师的专业,信任医师而服从医师的建议,借钱卖屋接受了不一定是最适当的治疗。身心的折磨外,还要花更多的钱来补救,往往痊愈的机会已不大,怎不令人痛心。
台湾健保 鼓励做多而不是做好
我非常认同策略大师麦可波特的论述,他在「医疗革命」一书中说:「医疗的最高境界是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医疗效果」。
目前台湾健保制度的设计,诱因错置,是鼓励做多而不是鼓励做好。我想在此呼吁有心的专家学者,去根据健保资料分析,不同医院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如癌症的五年存活率)以及其费用。只有在医疗效果及费用的公开透明下,才可能引导病人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