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一起身眼前發黑、眩暈 姿勢性低血壓作怪

姿势性低血压常发生在坐下或躺下后,再起立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图/AI生成

如果常出现眼前发黑,甚至感到眩晕,尤其是每天早上起床时最常发生这些症状,小心可能是「姿势性低血压」在作怪。

自主神经失衡 年长者好发

姿势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苏彦伯表示,姿势性低血压是一种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常发生在坐下或躺下后,再起立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通常症状一下子就会改善,容易被忽略,好发在年长者身上。

据统计,65岁以上年长者,姿势性低血压盛行率高达20%。姿势性低血压高危险群,包括65岁以上、有心房颤动者、服用降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或是有颈动脉阻塞、糖尿病、长期卧床、喝酒过量等情形者。

苏彦伯指出,发生姿势性低血压,主要与循环血液量不足、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服用特定药物有关,这些情况可能会让身体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发生头昏、头晕、眼前发黑或暂时性视觉消失等症状。

心血管疾病征兆 潜藏危险

不过,有些人出现姿势性低血压时并无自觉症状,所以不容易诊断。苏彦伯说,有些严重的患者会因眩晕、昏厥被送医急诊但找不出原因,检查过程中患者醒来且无后续不适,就直接出院回家了,建议患者应该再经由心脏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做更详细的检查。姿势性低血压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征兆,血压过低则潜藏休克的危险。

姿势性低血压3大类型

苏彦伯表示,姿势性低血压的成因,可分为药物型、神经疾病型、心血管疾病型三大类型。

1.药物型姿势性低血压

有些中高龄长者控制慢性病常服药的药物,例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降血压药物、镇静安眠药等,可能会引起姿势性低血压,建议患者要定期请医师检视使用剂量、有没有重复用药,如果用法不恰当,血压忽高忽低,就容易伤害心血管。

2.神经疾病型姿势性低血压

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神经退化引起的巴金森病,常会导致神经疾病型的姿势性低血压发生,机转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3.心血管疾病型的姿势性低血压

急性脱水、出血及慢性的贫血、血液循环差等因素,则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型姿势性低血压。常见夏日高温水分摄取不足,导致血液体积变少,更容易发生低血压。另外,酒精会让体内脱水,咖啡及浓茶有利尿作用,都会加剧低血压。

物理方式缓解症状

姿势性低血压该如何预防及治疗?苏彦伯说,如果排除药物、神经受损、心血管疾病等因素,只能靠物理方式缓解,例如放慢动作、调整沐浴水温、摄取足够水分、穿着弹性袜等。

饮食是否该多摄取盐分改善?苏彦伯指出,要评估是否有其他慢性病问题,请营养师规画菜单,但饮食不需要刻意太清淡,且少量多餐较佳,避免吃太饱让血液都往消化系统集中,饭后容易头昏。

如何判定姿势性低血压

一般低血压的判定标准是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

若在姿势变换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则可判断是「姿势性低血压」。

5招防姿势性低血压

1.放慢动作:变换姿势时放慢速度,尤其是刚起床时,不要突然起身。

2.注意水温:不宜泡温泉、洗热水澡,容易让血管扩张,引起相对性的血量降低。

3.足够水分:水喝不够会身体脱水而致血液体积变少,易发生低血压。

4.穿弹性袜:让血液由脚踝有效压迫至大腿,增加静脉血液回流。

5.规律运动:训练核心肌群,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动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