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整顿储蓄险「死亡保障门槛冲击大」 寿险公会提4大点:发挥保险真正价值
▲金管会公布寿险最低死亡门槛规定等措施,将于2020年7月1日生效。(图/pixabay)
针对金管会正式公布「人身保险商品审查应注意事项」修正及「人寿保险商品死亡给付对保单价值准备金(保单帐户价值)之最低比率规范」等措施,进而对保险业商品政策与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寿险公会25日提出4大点说明,这项政策将满足民众需求,也发挥保险真正价值,对提升国人保障具有正向助益。
寿险公会说明,第一,这项政策是金管会报行政院「金融发展行动方案」中,有关「促进多元保险保障发挥保险安定社会人心功能」的政策。此次主管机关于推出政策前参采产业意见,并减缓对产业的影响层面与行政作业所需时间等因素综合考量下,方才颁布相关措施,寿险业将会积极准备与因应此次的修正措施,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发展。
第二,台湾预计在2026年迈入「超高龄社会」,伴随国人的长寿趋势,为填补退休后收入缺口、降低对晚年生活的冲击,因此,国人常将兼具保障及稳定累积资产效果的寿险商品,作为退休规划的理财工具之一。
但根据寿险公会与保发中心2018年统计资料显示,国人投保率高达249.5%(即国人平均约有2.5张保单),惟每人平均死亡给付仅56.8万元;若被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对遗族照顾及家庭经济稳定仍具提升空间。
▲台湾民众每人平均约持有2.5张保单,但保障额度却不够。(图/pixabay)
「寿险门槛法则」这项新政策实施,希望能确保事故当下能提供适当的保障,避免保险过于偏重理财。寿险业未来保险商品的设计将更贴近国人生命周期的变化,依据人生各阶段对保障需求程度设定门槛比率,反倒更能贴近生命周期需要,满足客户需求,发挥保险真正价值,对提升国人保障具有正向助益。
第三,「寿险门槛法则」等监理措施的推出,有助引导寿险业者调整商品结构,强化保障型商品等利率敏感度低的保险商品推动,可适度减缓保险公司投资风险及资金去化压力,朝向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及提升偿付能力的方向迈进,以利未来国际会计准则制度顺利接轨,达到企业永续经营的目标。
第四,此次监理政策,虽然对产业的商品政策开发会有很大影响,但寿险业将极尽全力完成此次变更作业,且会对消费者与业务员作出充足的教育训练与说明,达成主管机关原规划提高国人保障、稳定商品的利基、强化国际接轨的量能等三赢目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