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齐鸣 德国进行安全体检
今年9月10日,德国各地迎来两德统一后首个“警报日”。德国各地上万个警报器统一试鸣警报20分钟。同时,广播电台、电视台、社交媒体、手机预警App等也都向用户发布预警信息,德国希望借此测试对极端天气、化学事故、瘟疫,甚至恐怖袭击等危急情况的预警能力。这是30年来德国首次举行全国范围的预警测试。以后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德国都将举行预警演习。
设在屋顶的警报器。
不少警报器失灵了
今年德国选在9月10日进行预警测试,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学校都恢复上课了,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这种警报可以针对很多方面的危急情况,包括危险天气等自然灾害、暴力武装袭击、化工厂事故、交通障碍、大停电、病原体、核事故、火灾等。”德国专门负责民事安全、参与民众保护和重大灾害救援的指挥中枢——联邦内政部下属的联邦民众保护与灾害救助局(BBK)负责人恩格尔对记者表示,当有重大灾害和事件发生时,警报系统能够让人们及时得知危险情况,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甚至能够挽救生命。研究也表明,处于危机中的人们更依赖他们熟悉的和所学到的东西。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这一活动,联邦民众保护与灾害救助局还定制了一款叫“NINA”的手机软件。通过卫星信号,它可以传播该局和当地相关部门的警报信息,比如气象局发出的洪水预警等。
至于究竟要启动哪种预警方式,由各地自己决定。家住汉诺威的大学生尼娜对记者表示,当天她听到警报声齐鸣,警报每隔几分钟拉响一次,持续了20分钟。广播电台节目也暂时中断,被鸣叫的警报声所代替,手机预警程序也被触发,发出哔哔声,城市所有户外数字广告牌也出现警报信息。不同的灾害预警使用的警报声也不同,比如洪水预警是低沉的警报声,火灾预警则是音调较高的警报声。
不过,“警报日”当天汉堡等多个城市并没有响起警报声,甚至有的用户连手机预警消息都没有收到。德国的社交网络也炸了锅,民众纷纷表达不满情绪,并称:“我们的预警系统失灵了,更使人担心。”
“主要是技术问题。”恩格尔表示,大量预警被同时触发,导致信息延迟发送,首次“警报日”预警测试不成功,这更说明德国有设立警报日的必要性。相关部门正全力完善预警系统。
警报在冷战时盛行
“警报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德国柏林社会文化学者伍斯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远古时代,人们用各种物品或口哨等发出预警声。后来,锣声、教堂钟声等被当作“警笛”。1819年,法国物理学家图尔开发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可通过机械方式产生高频音调,这也是现代意义上的警报器。
警报声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尤其大。在纳粹时代,希特勒只允许警报器用于空袭预警,严禁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用于火灾报警。从1942年起,在德国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警笛发出预警,以防盟军轰炸机的袭击。
冷战时期,东德建立了民防系统,其中就包括完善的警报网络。警报声多种多样:包括自然灾害警报、火灾警报和西方的核袭击警报。每个星期三下午1点,警笛声在东德的所有城镇中响起。西德也构建了由8万多个警报器组成的综合警报网络。警报器被安置在市政厅、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建筑物上。每年,西德举行两次“警报日”活动。
“统一后,由于成本原因,德国于1992年至1995年,拆除了4万多个警报器,后来又有数万个被拆除。”社会文化学者伍斯特说,其余的警报器则由德国联邦政府及市政当局接管,不得不支付维护预警系统的高额费用。许多市政部门认为,这是多余的,认为现代技术发展,已不再需要这些老古董了。大多数城市也取消了“警报日”。
提升民众灾难意识
“设立全国‘警报日’已成为欧洲国家的新趋势。”伍斯特对记者说,荷兰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对3800个警报器进行测试;瑞士每年2月的第一个周三,7200个警报器会同时拉响;捷克等欧洲国家也有类似“警报日”活动。美国、以色列、墨西哥等国家则有针对洪水、火灾或地震等灾害的警报。
实际上,“警报日”只是德国预防灾害系统的一部分。德国还保证“全民有掩体可用”。德国的公寓楼、独立房屋、办公楼等建筑物都有地下室,有的甚至还有特制的防炮弹袭击的厚墙。德国各地大城小镇都拥有核掩体。此外,德国从1960年代开始,一直进行粮食救济储备,共在150个秘密地点储藏了80万吨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