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路徑 擁核、反核論戰 童子賢、廖俊智喊務實評估
总统府今年1月召开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拍板2035年减碳目标上看40%。图/总统府提供
总统府今年1月召开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拍板2035年减碳目标上看40%。根据会议纪录,讨论过程中拥核派、反核派对于核能是否在净零路径中扮演角色频频过招。
赖清德总统会中裁示,能源是减碳核心,应继续加速各项再生能源发展,但也要考量能源安全,以及台湾本身的优劣条件,来考量台湾发展多元能源的可能性,「我们都要持开放态度。」
气候变迁委员会于1月召开后,近期公开会议纪录。
还原会中对核能讨论,委员会副召集人、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提醒,「不要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擡头看路」,能源须兼顾民生及产业,并关注对环境冲击,若持续提升再生能源目标,可能对土地带来难以承受冲击。他强调,若减碳目标将导致能源价格上升,政策恐难以支撑至2030、2035甚至2050。
副召集人、中研院长廖俊智会中呼应童子贤观点,去年德国曾历经两周缺乏风力与阳光,向长期依赖核能的法国进口电力,台湾须评估能源安全、成长及现况。
委员赵家纬、陈惠萍、李根政、黄品涵等人则在提案中肯定此次总体减碳计划中依循非核家园原则,提出将电力排放系数在十年间减半之策略。赵家纬表示,按规划,核能在未来十年至2035年前,不会是台湾迈向净零重要选项,这是一项关键的政策讯息,希望政府对外沟通时须强化这个论点。
副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则在会中提到,六大部门减碳行动计划为「就源减碳」,尚有不足,需透过制度创新作为净零转型的加速器。此外,社区驱动及公民参与力量也非常重要,公民参与才能凝聚社会愿景,展现台湾在地创新力是我们期待看到的社会创新。
延伸阅读
新核能…环长点出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