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刹车,抱团瓦解?
12月29日(周二)前期强势板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煤炭电力、光伏风电及白酒等热门板块集体下跌,而前期跌幅较深的通信、5G、游戏传媒板块大涨。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在12月28日工信部召开的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1年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
瓦解还是假摔?
上周末,中信证券就发布研报称,警惕机构抱团瓦解。称跨年后资金博弈行为趋于缓和,局部投机性抱团大概率瓦解。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年末“规模战”和“收益战”压力下,机构继续抱团消费和新能源板块。机构重仓板块年末实际卖盘减少,反而变相刺激场内活跃资金的投机行为,借助主题和赛道逻辑炒作概念,追逐机构重仓板块,驱动板块内前期滞涨的非龙头品种大幅上行,催生出一些不匹配基本面特征的纯市场炒作行情。
中信证券预计到明年年初,排名战结束后机构将迎来集中调仓时点,“机构抱团”逻辑下驱动的投机资金也大概率会从相关品种中撤出,届时局部投机性抱团将大概率瓦解。
今年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比例为28.9%,较二季度末的持股集中度再度上升。安信证券最新测算显示,当前基金抱团可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瓦解。
据测算,截至12月27日,以全市场基金持仓金额排序选择前1000只股票,前100名重仓股中,相比上个季度有14只股票得到基金增持,86只减持;而在后100名重仓股中,则有35只得到增持,只有头部的指数权重股得到进一步集中,但整体上基金抱团略有松动。
安信证券分析师吕思江认为,或有两大因素导致基金抱团松动情况的出现:一方面部分弱周期板块遭遇止盈;另一方面周期股板块确定性较强且估值性价比较高,部分机构资金开始布局明年行情。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表示,部分股票短期涨幅较高,已适当减持一部分,但是某些龙头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自己会选择作为底仓,容忍其短期高估值,不会轻易卖出。“某一线白酒龙头是不少基金的重仓股,大家倾向把它作为组合的压舱石,尤其是男性基金经理,本身也会喝酒,对高端白酒的业绩增长有较强信心。”
目前市场机构头部化、头部机构持股集中化,这一现象是否会在未来出引发踩踏的风险?
对此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从历史上看,只要基本面不出问题,踩踏的风险就不大。本轮结构性牛市中市场的选股其实非常理性,都是以短期业绩与长期竞争力结合选择公司,未来即使出现业绩的短期波动,长期也能回来,所以长期看风险并不是太大。
对于市场抱团是否真正瓦解,后续还需进一步观察。
招商证券此前研报指出,每次抱团真正瓦解前,会有1-2次假摔,但之后评估了业绩趋势后又会重新抱团,并比上一次更加坚定,因此,抱团板块的超额收益每一次假摔后都是加速上行的;能使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有业绩更好的板块出现。
A股机构化
新能源汽车、白酒等抱团可能出现瓦解,并不表示机构就不抱团了,可能只是换了新的抱团标的。
今年以来各大指数涨幅不错,创业板年初至今累计涨超50%,深成指涨超30%,上证涨10%。Wind数据统计,截止12月28日,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剩下的3700多只个股中,有1700多只下跌,仅58只个股涨幅超200%。A股机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今年无疑是公募基金的大年,行情火热的同时偏股型基金的份额较年初已经扩张了近50%。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过3万亿份,是历年以来发行规模最高的一年。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中国股市生态的四大变化》研报显示,A股投资者结构逐渐机构化,机构持有流通市值比例已升至48%。
中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持有总市值比例已从2014年的28%下降到2020年的22%,个人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比例已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20年的52%。机构投资者持有总市值比例已从2014年的11%上升到2020年的21%,而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比例已从2014年的38%上升到2020年的48%。
在上述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的趋势下,另外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业绩突出的头部机构获取的主动管理资产份额有提升的趋势,即主动管理类资产的“头部化”特征。
2020年还剩最后两个交易日,前十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比2019年年底增加21%,快于全行业的增速。
同时,主动管理的权益类产品的规模,也呈现了份额上升的趋势,头部前20%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管理规模已经占据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73%。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12月27日在“新华社快看周末直播间”表示,现在A股市场本身在发生变化,机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标的的二八分化也会越来越强,所以最后可能有些股票逐步就没什么交易了,股价长期很低,那么试图通过炒作来获利就会越来越难。所以,要去选择好公司,陪伴好公司共同成长,反过来就能够分享好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