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与「不抵抗主义」

九一八事变中华民国国耻日?民众:跟张学良有关?

作者马赛克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的81周年纪念。比起整数的「80周年」,「81周年本来是没啥好纪念的。但好死不死,钓鱼台主权问题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番搅局后, 让沈寂已久的反日浪潮再起波澜。于是,这个本来已经被忘得差不多的「纪念日」,才又再度被人想起、或提起。

「九一八」这个日子对北方的中国人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或且更正确的说法:「侵华战争」),实际上并非爆发自1937年的「七七芦沟桥事变」。 而是1931年因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而弓爆的「九一八事变」。

但为什么普遍以为,「七七事变」才普遍被为是(八年)抗战的开始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九一八」时,中国政府抵抗嘛(所以不能称为「抗战」)!

历史上「 九一八事变」跟「不抵抗主义」是连在一块的。后来代史家纷纷检讨「不抵抗主义」的责任归属问题,普遍看法是:蒋介石下令。

东北少帅张学良接受近代史唐德刚口述历史访问时,说明「不抵抗」是他本人下的命令,跟蒋介石无关。尽管如此,许多史家仍然认为蒋介石脱不了关系; 是「默许者」、「 共犯者」、甚至是「不抵抗先行者」!

不抵抗的原因,一,是太过迷信国际调停的意愿和能力(事后证明,真的「无路用」)。 二,是知道自己的实力「不经打」。但老百姓不知道这么多 、也不管这么多,他们只知道,不抵抗主义,就 是投降主义

「九一八」最终导致东北沦陷,引起全国愤怒。当时的著名学者马君武,为了讽刺张学长的征歌逐色和「不抵抗主 义」,写下了当时传诵全中国、如今成为「历史写真」的一组诗﹕《哀沈阳二首》(仿义北齐体):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英雄塜,已报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赵四小姐后来陪伴张学良终生。朱五原名湄筠;两人都是当时社交名媛。蝴蝶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女明星。这组诗指控张学长热中跟这些名女人交往,「爱美人,不爱江山」,坐视东北沦陷。

「不抵抗」,在许多人眼中成了张学良一生最大的 「污点」,比发动西安事变还要严重。

如果蒋介石与张学良生在印度,他俩很可能会成为「甘地先行者」。可借他俩都生错了地方。因为,当时的中国并非印度;日本也不是英国

「不抵抗」不但造成东北的迅速沦陷,更造成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悲愤(会内伤的)、心理创伤、士气低落、悲观主义和无力感。这种损失,并不见得比「抗抵主义」在战场上的损失来得轻(战场上变数很大) 。

在战争行为中.不抵抗,没有人认为你理性,只会认为你软弱。打不还手,你以为你是蒋介石信奉的耶稣,可以感化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