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试用「代理孕犀」 抢救灭绝白犀牛
科学家试着以试管培育法,增加北方白犀牛的数量,目前全世界仅存2头。(图/shutterstock)
欧洲科学家周二表示,他们已成功将试管犀牛胚胎,转移到可代孕的雌性犀牛,作为拯救已灭绝的北方白犀牛的一种努力。
物理学网(phys.org)报导,柏林动物园野生动物研究所的汤马斯‧希尔德布兰特博士(Thomas Hildebrandt)说,这项工程是上个月在波兰霍茹夫动物园(Chorzow Zoo)的南方白犀牛身上进行的。
希尔德布兰特博士是生物救援计划(Bio rescue project)的成员之一,生物救援计划是一个由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组成的国际团队,他们试图使用试管培育和代理孕母法,来拯救即将灭绝的北方白犀牛。
生物救援计划要挽救的是位在非洲中部的北方白犀牛,因为人类的猎杀,可能已经野外灭绝,然而人为圈养的也不乐观,只剩下两只 雌性北方白犀牛,分别是娜珍(Najin)和法图(Fatu),而且是一对母女。原本最后一只雄性北方白犀牛,名叫苏丹,牠于2018年3月去世。科学家们在雄性白犀牛在世期间,保存了几只雄性的冷冻精子样本,他们现在就希望用这些样本来恢复该物种。
由于北方白犀牛情况危急,科学家选择位在南非的南方白犀牛做为代理孕母,这两种白犀牛在血统上是相当接近的,南方白犀牛保育情况较好,野外数量算是已经稳定。
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是否有好消息,希尔德布兰特提醒说,虽然超音波检查显示在霍茹夫动物园的代理孕母,体内的胚胎已经开始发育,但似乎比预期的要小,是否真正能持续长大,还不能太乐观。
德国政府周二宣布,将动用460万美元(1亿4千万新台币)的资金支持该计划。
与此同时,生物救援计划的其他团队,还希望以复制法(克隆,clone)来增加北方白犀,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将白犀牛的皮肤细胞,用基因工程法,将其转化为卵子或精子,再由代理孕母怀胎。然而这个计划的难度更大,这一过程目前仅在小鼠研阶段。
犀牛是一种大型奇蹄目角型亚目的大型哺乳动物,原本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草原与灌木林,然而长着独特的角,以及厚实的皮,使这种动物从人类有文明以来就开始被猎杀,中国的犀牛在商朝到汉朝初期,还存在于中原地区,但是到了宋朝,已经无人认识了。事实上现存于世的犀牛情况都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