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警示 可提前4小时预报
环境部10月起推行「空品不良应变试办计划」,将空品指标值采计时长缩短,只要小时浓度达到红色等级便发布通知,较以往提早2至4小时。(本报资料照片)
环境部今年10月起实施「空品不良应变试办计划」,将空气品质指标值(AQI)采计时长缩短,只要小时浓度达到红色警告等级便会发布防护通知,相较以往,民众可提早2至4小时获知讯息,其中细悬浮微粒(PM2.5)达54.5微克每立方米,即发布通知。环团认为,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台湾要到54.5微克才发警讯已经太慢,盼环境部改成35微克就发布。
环境部将空气中各项污染物换算成AQI,依健康影响及活动程度分为绿色、黄色、橘色、红色、紫色及褐红警告等级。环境部表示,过去AQI采计长时间平均浓度,导致达预警等级时,民众早已暴露在空污之中,未来只要小时浓度达红色警告等级,即在环境部「空品监测网」及「环境即时通」App发布防护通知,让民众提早2至4小时获知讯息。
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长张顺钦举例,依照目前空气品质标准,PM2.5小时值达54.5微克每立方米,将发布预警;明年起空气品质标准加严,PM2.5小时值达50.5微克每立方米,即发布预警。
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创会理事长、医师叶光芃表示,AQI采计长时间浓度,等同显示病患过去的病史,肯定环境部改计小时浓度即时显示空品。但根据WHO建议,PM2.5浓度每年3天合计不得超过45微克,且美国早在2012年就将54微克列为红色预警等级,台湾PM2.5浓度达54.5微克才要预警,已经太慢,建议参考WHO标准,PM2.5达35微克以上就应发布防护通知。
争好气联盟发起人许心欣则强调,会看空品监测网、下载「环境即时通」App的民众极少,通知效果不佳,目前PM2.5、 PM10或臭氧达到紫色警告等级,环境部才发布名为「空品警报」的空品不良细胞广播,但红色警告等级已是对所有族群不健康,应比照韩国,在红色警告等级就发布国家警报通知,或参照台风暴雨等气象预报方式,透过媒体即时报导,广为周知。
张顺钦回应,如果PM2.5达35微克即发布国家警报,担心民众收讯息次数过多,仍希望此类警报留给地震使用,目前会以精进App及空品监测网的方式,盼让讯息散播更广,也欢迎各界给予建议,环境部将评估可行性。另由于涉及空污敏感族群例如学童、长者等,12月将与教育部、卫福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