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裡的家國:郵票定格的「華人認同」變遷史?
图为作者自藏的集邮册。在邮票、钱币中如何建立国族认同?那些在口袋里、方寸之间定格的「华人认同」变迁史如何变化? 图/作者提供
从小受到家母的影响,所以对于集邮、集钱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自己并非是什么「忠贞」的搜集者,但看到相关的物品,多少还是会注意、甚至购买珍藏,长久以来也成了一个不算认真的嗜好。
还记得国小时,当年「台北邮购」相当风行,他们贩售很多邮票,为了知道「中华民国邮政」的邮票发行,所以购买了一本「中国邮票目录」。虽名为中国,但其实是自1945年以来,台湾历年所发行的邮票,直到1980年代,而且目录中排在第一套的,是发行于1945年11月的「中华民国台湾省暂用邮票」。这套邮票上头虽然用黑字印上「中华民国台湾省」,但底图却写着大日本帝国邮政。
对于从小受到国民党教育的我,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国国土是秋海棠、到新疆要搭乘陇海铁路,历史上国父孙中山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但为何台湾的邮票会有日本这两个字?日本不是我们的敌人吗?这些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所告诉我们的,回到家之后又呈现出另一个世界。
家中长辈日语台语交杂,小学二年级家里就有录影机,所以小孩看的卡通跟长辈看的连续剧、综艺节目,全都来自日本。而我的童年,就在这种极度反差的状态下,成了一段无法抹灭的回忆。而那本「中国邮票目录」里头所见的每一套邮票,就成了战后出生的我,对于台湾邮票的印象。
1980-90初期,台湾曾一度热衷炒作邮票价格,全国兴起邮票热。许多人从凌晨就到邮局前排队抢购各种邮票,也导致许多真正要寄信、包裹的民众无票可用。最后迫使邮局从原先每款发行量300-400万套、暴增到每款发行一两千万套以上,邮票价值随之暴跌。图为1992年,邮政总局为配合香港中华邮票展览,发行250万张童玩小全张纪念邮票,吸引大批民众抢购。 图/联合报系
国民政府来台初期台湾所使用的邮票,底图为「大日本帝国」,上面再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字样。 图/联合报系
这本邮票目录的历史,也就是台湾战后的认同史。在那个两岸对抗的年代,自中国败逃来台的国民党政权,仍以中国正统自居,至于共产党政权则因冷战对抗、锁国等因素,仍未被西方社会接受,蒋氏的偏安小朝廷安居在台湾这个岛上,而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移民们,也各自带来了他们的认同。
更何况1950年代之前邮票的图案选择,虽然孙文肖像相当普遍,不过1950年代蒋氏重新掌权后,蒋氏的肖像取代孙文,成了执政者形塑的「民族伟人」。钞票上也是如此,孙文的肖像自1945年旧台币发行后,一直都是主要的钞票图案,新台币发行后仍是如此,但是当1970年代末期所发行的1000元与500元钞票,却使用蒋介石的肖像。
这当然很明显的是当权者刻意形塑那个拥护领袖的意向,也相当程度的反应在邮票与钞票上。尽管表象是如此,但原本就居住在台湾的人们,所经历的却又是另一种认同。当自己稍长之后,有机会看到家母的搜藏,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邮票,都是来自日本,甚至于有日本统治时代的台湾邮票,以及大正时代的龙银,这也相当程度地反映出老一辈台湾人,对于族群认同的差别。
在台湾民主化之后,台湾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强烈,而过往的认同逐渐淡薄,不管是邮票或是钞票,也脱离了那个专制时代的禁锢,逐渐走上真正的民主、多元与各方的文化交汇。此时的台湾邮票与钞票设计日益丰富,所谓的国族认同与乡愁,已逐渐淡薄了,更遑论是所谓的「爱国歌曲」。
1950年代之前中华邮政邮票图像,以孙文像最为普遍。直到1950年代蒋氏掌权,蒋氏肖像才取代孙文成「民族伟人」。图左上顺时针分别为1929年孙文国葬纪念邮票;1941年孙文纽约版错体邮票;1948年邮政纪念日展览孙文与飞机帆船邮票;以及1947年农作物1版限台湾省贴用邮票,首度出现孙文像配上台湾农产品,如甘蔗、香蕉、凤梨等。 图/中华邮政组图
1975年,孙文逝世50周年时,严家淦于国父纪念馆参观孙文邮票专辑。 图/联合报系
然而自19世纪开始前往香港、东南亚、甚至于欧美等国谋生的华人,他们的国族认同又是如何?
这些离乡背井的人们,在遥远的国度思念着故乡的亲人,乡愁转变为国族的认同。而当大清帝国遭到推翻之后,取而代之的中华民国,虽然陷入政治不稳定的态势中,不过政治军事强人、时任总统的袁世凯,以及政治影响力极大、且颇受到海外华人欢迎的孙文,就成了钞票与邮票的图腾,尤其是后者。
也因此包括邮票、钞票甚至于来自「故乡」的爱国歌曲,就成了海外华人与祖国的少数连结。而这样的历史发展,长久以来让我感到好奇,世界上各个民族的移民何其多,但为何部分的海外华人族群,与自身的国族连结如此深,这样的疑惑如今在《口袋里的家国》一书中,得到了解答。
本书由海外华人的组成,以及爱国歌曲、钞票与邮票三个层面,来分析钞票与邮票为何影响着海外华人与祖国的认同,而各地的海外华人对于祖国的认同强度,也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加上海外华人多少受到当地政权的压迫,或是优势民族的霸凌下,只能忍辱生存,这样的心态自然对于自身的国族认同有其影响。
新加坡、香港等英国前殖民地也曾以女王头像当成邮票设计。 图/作者提供
再者,以本书中所述,不少前往东南亚或是美国等地的华人,多以农工阶级为主。来自过往识字率低的中国,来自故乡的信件上,方寸之中的人像,自然较文字更吸引着目光。这样的影响不仅是海外华人族群,就连殖民者都意识到这样的影响力──因此在日本与中国对抗的年代,为了影响中国人的态度,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包括满洲国或是汪精卫的中华民国政权,并不以「殖民统治者」的意象来表现。
当时日本帝国影响下的殖民地,台湾所使用的台湾银行券,多以台湾神社与鹅銮鼻灯塔等台湾景色为主,而朝鲜半岛的朝鲜银行券,则是以类似知名朝鲜政治家金允植为蓝本的人像。满洲国钞票出现了孔子、财神爷等肖像,至于汪精卫政权下的中央储备银行券(简称中储券),更是以孙文作为肖像。
殖民统治者很清楚地知道,用这样的方式来拉拢民心,更能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之中转而对殖民这的支持。在萝卜与棒的策略当中,当然获得不错的成效。这样的国族连结在战后,仍持续维持,国民党以孙文继承者自居,而打胜仗的共产党也曾持续使用孙文肖像的钞票,直到局势底定,共产党开始发行人民币,并逐渐取代国府时代的法币、金圆券等钞票。
当时日本帝国影响下的殖民地,如朝鲜半岛的朝鲜银行券,便是以类似知名朝鲜政治家金允植为蓝本的人像。满洲国钞票出现了孔子、财神爷等肖像;汪精卫政权下的中央储备银行券,更是以孙文作为肖像。图为韩国在日本殖民时期的货币「朝鲜银行券」,上面人像为金允植。 图/维基共享
图为作者自藏的大日本帝国邮政邮票。在二战期间,作为殖民者,面对满洲国或是汪精卫的中华民国政权,日本在邮票、银圆券的表现时并不以「殖民统治者」的意象来表现。 图/作者提供
当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共产党曾锁国数十年,这也让败逃自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仍能获得海外华人的短暂支持。只是台湾终究不是神州,在国际情势的剧烈转变,以及台湾人的觉醒,本土意识取代了那个虚幻的过往,而中国崛起之后,所谓的国族与故乡的连结不是逐渐消失,就是转移至真正的中国。
就像本书中以香港为例,新生代的香港人与老一辈的国家认同,有着极大的落差,在年轻港人的心目中,罗湖以北的土地,只不过是另一个毫不熟悉的国度,有着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价值观与政治制度,对于神州的向往与国族情感,根本不存在。
事实上,探究起国族认同的意识形态,的确有相当程度与政治有关,然而《口袋里的家国》这本书更着重于了解海外华人面对生存困境与无助感时,国族认同所带给他们的支持,以及历史发展下的虚拟与归属感,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用这样的角度来看,本书的叙述的三大重点爱国歌曲、邮票与钞票本身的发展史,就可以用更超然的立场,来了解海外华人的发展史,而这也是身为台湾人所较不了解的面相,虽然我们大多数也都是移民的子孙。
本书以香港为例,新生代的香港人与老一辈的国家认同,有着极大的落差。在年轻港人的心目中,罗湖以北的土地是另一个毫不熟悉的国度,有着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与政治制度,对于神州的向往与国族情感,根本不存在。图为1997年,一名香港长者拿着当时抢购的邓小平「一国两制」纪念邮票,象征着香港的97回归。这组具有时代意义的邮票,如今看来格外讽刺。 图/路透社
香港97回归纪念邮票,标题为「迈向新纪元」。 图/法新社
图/中华邮政
《口袋里的家国:歌曲、邮票、钱币中的国族认同》
作者: 麦留芳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21/02/23
内容简介:社会认同是社群里一种无可避免的归属或分类感受,国家、族群的认同乃是两大普遍例子。但认同有真实的,亦有虚拟或想像的。国、族大都以旗帜、徽章、鸟兽、人物之类作为象征符号或标志。但它们并不是随时随地,或无缘无故就能被启动的。拟启动这些标志而生情,就得透过某些机制的运作。其中比较有效的机制乃是歌曲、邮票、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