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外卷之路能走多远?
继造火箭发卫星、办大学、研究飞行汽车、制造穿戴设备、发力换电领域、布局半导体等之后,吉利又进军手机行业,欲将魅族收归旗下。李书福带领吉利,在“不务正业”的路上,为何越走越远?
1. 吉利汽车开始造手机?
去年9月份,李书福创办星纪时代并亲任董事长,正式进军手机领域,让人大跌眼镜。如今更有确切消息,吉利将收购魅族手机,李书福造手机的决心看来已经相当明显。
事实上,除了手机之外,吉利还有很多其他“不务正业”的业务,比如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创办吉利大学,布局半导体,成立芯片关联公司,收购力帆进入换电领域,制造穿戴设备X Watch手表带等等。
2. 李书福在不务正业的路上?
有观点认为,作为车企,吉利做好汽车就好了,却总是搞些有的没的,在不务正业的路上越走越远。更何况,吉利汽车业务的优势已经严重下滑了。
首先,去年上半年,吉利销量一直被长安踩在脚下。虽然通过下半年的发力,吉利在2021年勉强蝉联自主销冠,但其实已经被长城逼近,年销量差距只有4万台了。
自主三强之中,长城和长安追赶吉利的喘息声,已经清晰可闻。此外还有一个销量持续暴涨“大黑马”比亚迪,在虎视眈眈。
其次,面临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吉利没能复刻自己在燃油车时代的成功和辉煌,新能源汽车业务掉队,不仅看不到引领者特斯拉、比亚迪的影子,而且还比不上长城以及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等。
吉利之前新能源企业业务碰壁受阻,主要原因在于油改电的妥协技术路线。痛定思痛的李书福,新成立纯电品牌极氪。但是去年年中,被质疑存在变相涨价、减配、延期交付等问题,中秋节又有“月饼”事故,极氪遭遇口碑危机,前路依然漫漫。
3. 为何越走越远?
在主营汽车业务优势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李书福为何还要带着吉利,通过收购、并购等形式,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一方面,这可能与李书福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有关。放牛娃出身的他,下海之初就是一个持续创业者,开照相馆、生产冰箱、造摩托车,不断变换创业道路。
进入汽车行业后蛇吞象沃尔沃,又给吉利成为自主一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书福善于借助、吸收和消化、整合外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他在持续不断复制过去的成功案例。
另一方面,吉利脱离自己主营业务,“不务正业”地涉及到其他相关领域,其实也有自己非常合理的需求,根本目的在于希望打通上下游,构建泛汽车行业生态链。例如未来智能化的汽车使用场景中,手机和汽车交互愈加紧密,所以苹果、小米等手机厂商进军汽车行业,特斯拉、吉利等车企造手机。
吉利卫星跟特斯拉的星链一样,都是在构建智能科技生态链优势。还有半导体芯片、换电业务等,都是围绕汽车生态链在布局。
但关键在于,李书福的步伐这么快,业务边界一直在不断膨胀,吉利自身的体系实力,是否拥有足以消化和整合,并发挥出更大合力的能力。
要知道单就汽车板块,吉利旗下子品牌早已超过12个,数量甚至比肩大众,不过大众是年销量千万辆级别,而吉利年规模只有一百多万。再加上汽车版块之外的繁多的业务,是否分散了吉利的战略重心?
吉利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梳理好汽车板块,整合好多种业务,踩实每一步,然后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