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专栏》删减预算是民意代表的天职

立法院工作人员整理预算书。(本报资料照片)

几天前,立法院三读通过今年的预算审查,其中删除了2075亿元的预算,占行政院原来提出总预算金额3兆1324亿元的6.6%;若是扣除其中删掉对台电补贴的1000亿元,其实真正删减的比例只有3.4%,这个比例与过去多年预算删减的比例相去不远。结果没想到这一次行政部门不买单,不但行政院说删去的金额太多,未来政务无法执行而要提覆议,而且各部会也纷纷跳出来表示删除的金额太多,许多事务都无法推动。问题是,在删掉2075亿之后,今年通过的预算总额是2兆9229亿元,比去年的总预算2兆8519亿元仍然多出近1千亿元,怎么会说无法推动今年的政务呢?。

在民主国家里面,民意代表的天职就是监督政府,其中为了避免政府乱花民众辛苦缴的纳税钱,为民众看紧荷包自然成为民意代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今年民进党政府原先提出的国家总预算金额比去年大幅成长了9.8% ,远远超过过去几任政府年度预算的增加。同时,去年台湾经济长率只有4.2%,但是今年政府预算成长率却突然暴增9.8%,这样大幅增长的预算合理吗?面对大幅膨涨的预算编列,立法委员自然有权力去仔细检视这些预算编制的是否合理,是否有过度浮编的情况,而依各部会的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删减,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形了。

现在预算被被删了2075亿,行政院长说政务无法推动,要求覆议。这是行政院的权利,可以要求立法院重新考虑。但是立法院诸公应该都知道,虽然今年预算删掉一些,但是通过的预算总额还是比去年多,所以未来覆议不被通过的可能性很高。而如果真的覆议再度被拒绝,表示立法院对行政院没有信心,这时候行政院长是否要请辞?这已经是行政院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第三度的提出覆议,如果在过去,行政院长可能早就自行请辞了。

在今年行政院原先编列的预算中,各部门的公关与宣传预算暴增许多,这部分是否该多删掉一部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被公关与宣传预算被删的消息出来之后,立即有许多的媒体出面大声急呼,反对删掉这一部分的政府预算。这不就是恰恰证实了政府部门拿预算去养一部分的媒体吗?在先进国家中,媒体传统上被当成第四权,媒体的责任是要去监督政府的,现在这些媒体拿了政府这么多的经费,当然会帮政府讲话。请问,我们真的需要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去养媒体来帮政府擦脂抹粉,同时再来帮民众洗脑吗?

或许有人会说,应针对各部会编列预算的各科目去检视,而不应采用一般性的统删。其实统删对部会来说是比较好的,因为可以让各部会更仔细检视各科目的预算编列是否合理,让他们在各科目之间自行调整,把预算做更有弹性的运用。所以,过去立法院审查预算时,几乎都会有一部分的统删,这其实是尊重行政部门的弹性决定。

今年预算被删的另外一个大项目就是补助台电的1000亿元。台电亏损严重大家都知道,一方面因为原油价格上升,一方面台湾的电价太便宜了;而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很低的核电被弃置不用。如果核二厂和核三厂一号机可以恢复使用,台电的发电成本可以节省很多,就不需要每年大量的政府补助了。现在在野党删除补助台电预算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醒行政部门,目前国内的能源政策无法长期持续下去,应该要全面检讨能源政策才对。

其实预算的编列、删除与调整,固然是行政部执政党的权力,但是在野党自然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是民主国家正常运作的方式。如果民意代表无法监督政府,无法为民众在政府预算上把关,那么还要民意代表干什么呢?行政部门也都知道预算会被删掉一部分,这也很自然的事。以前每年大约也都会被删除约3%,为什么今年被删减预算,行政部门就会呼天抢地的说,无法执行业务了?

行政与立法部门来就需要协商预算,而过去两个部门经常是同属一个政党,所以删预算只是做做样子,现在不是同一党,行政部门就应该认真的和在野政党认真的讨论预算,表示对于具有民意基础的在野政党的重视,而不是仍然一意孤行的推动自已的预算。而行政部门不愿意沟通的结果,就是立法院依照自已的想法,来删除他们认为需要的删减的预算。请问,到底行政部门要到什么时候才会认真的考虑在野党所代表的民意呢?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