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妇难沟通全因听力差 人工电子耳成救星 翻转听损人生

六旬妇难沟通全因听力差,人工电子耳成救星,翻转听损人生。(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长期戴耳机,或处于工厂、娱乐、交通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害。对于重度到极重度听损者,需考虑植入人工电子耳,一名六旬妇人手术后当天就可以恢复听力、正常与朋友沟通,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医师表示,非常期待健保成人单侧人工电子耳给付,让更多听损者翻转人生。

台北马偕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部资深主治医师林鸿清说明,若助听器已无法帮助恢复听力,就须考虑植入人工电子耳。 (王家瑜摄)

台北马偕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部资深主治医师林鸿清表示,老化、突发性耳聋、中耳炎恶化,或是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例如工厂、捷运、娱乐场所等,都可能导致听力损害。婴幼儿先天听损会影响口语、语言、认知、课业落后,成人后天听损则会导致人际沟通障碍、忧郁、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失智。

当耳蜗受损、无法传导电讯号时,置放人工电子耳是发展成熟的治疗方式。林鸿清指出,听损患者通常对于助听器接受度较高,因为不用开刀,价格也相对便宜,但若是助听器已无法帮助恢复听力,就须考虑人工电子耳。

人工电子耳须植入体内,属于高风险医材,食药署列为第三等级医疗器材管理,食药署共核发39张许可证,都是国外输入。(食药署提供)

人工电子耳分成内外两部分,接受器与听神经传递电极须透过手术植入头皮下,线圈与声音处理器则悬挂在耳后。当接收声波后,会传送讯号至埋于内耳的接收器,由电极直接向听觉神经传递讯号,绕过内耳丧失功能的部份,以建立听觉。

林鸿清分享,一名六旬妇人在朋友陪同下来到诊间,因为听力损失,和旁人沟通都有困难,经检查评估后,自费使用人工电子耳,术后当天就开机调频,预后非常好,顺利恢复听力,脸上也出现灿烂笑容。

「看到患者如何翻转人生,这类的故事太多太多!」林鸿清说,感谢政府提供儿童双侧人工电子耳给付,非常期待下一哩路是开放成人单耳给付,因为这个年龄还要养家活口,若能恢复听力,人生会更美好。

不过林鸿清提到,并非所有听损者都适合植入人工电子耳,例如听神经缺损或萎缩、中枢听觉认知系统受损(如脑伤、自闭症患者)、外耳或中耳感染、鼓膜穿孔都不适合。另外,临床上最担心的是开完刀没有效果,或是不想配戴,比例约3到6%。

食药署统计,近五年无人工电子耳相关不良反应通报。林鸿清表示,人工电子耳发展30多年,国际上非常重视不良反应事件,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也有严格管制,如有产品瑕疵须下架,台湾第一时间都会知道,必要时可重新植入置换。据他所知,国内外少有不良事件,仅有少数患者植入后发生感染。

人工电子耳属于高风险医材,列为第三等级医疗器材管理,食药署共核发39张许可证,都是国外输入。食药署副署长王德原提醒,务必寻求合格的专科医师,接受完整术前评估,并详细阅读手术同意书,充分了解手术必要性和风险,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可拨打通报专线02-239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