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寒冬再升级?高盛预测:房价25年或下降25%,什么信号
楼市寒冬再升级?高盛预测:房价25年或下降25%,什么信号?
最近,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做了个分析,先上预测结果:
高盛预测,接下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新房价格要到2025年底才会企稳;
②从现在到2025年底,房价可能还得再跌个20%到25%。
③从2025年到2027年,新房市场的销售额应该会保持在8万亿这个水平。
投行大佬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在他发布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最新研判报告中,指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截至2024年底,我国未售出的房地产库存,在全部完成建设的情况下,其总价值预计将达到惊人的93万亿元人民币。
第二,到2024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总债务规模将达到59万亿元,这一数字尚未包含预售定金。
也就是基于上述这些依据,所以高盛分析认为,尽管还将采取大规模的救市措施,但是由于当前的高库存以及沉重的债务压力,短期内难以解决当前面临的这两大问题,所以预计2025年还将有20%到25%的一个下行空间。
当然,这也不是高盛第一次对我国楼市进行预测,记得更早的时候也对我国房价做过一次预测:
中国房价在2021年第三季度达到顶峰后,会经历24个季度的下跌趋势,一直到2027年第三季度才能见底。
但是,通过高盛的这两次预测,足以表明,哪怕是这样的大佬,也无法对我国楼市进行准确判断。当然,这也充分说明,房地产市场预测受到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其准确性存在较大波动。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对于高盛等机构大佬的预测,听听就好了,没必要太当真,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参考,但是真的别太认真了。
毕竟,市场变化太快了,尤其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政策与价格的双重巨变,甚至还有一些不可控因素,谁也不敢100%打包票。
而且从全球来看,房地产业在绝大部分国家依旧是支柱产业。我们亦是如此,它依旧对GDP增长、财政收入和就业有着直接且巨大的支撑作用。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近几年都在拼命救市场的原因所在。
那么,高盛预测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换个角度来提问,试想一下,如果2025年的价格真如高盛说的,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行25%,那会是一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价格可能回到2015年—2016年,但是要知道,我们很多人买房的时间点却在2016年以后,关于这一点,可以用数据说话:
根据机构数据显示:
2018 年之前,我们的交易面积每年不到 10 亿平米,但 2018 年之后,每年交易量都超过了 20 亿平米。
2018年到2022年,我国总共房子成交了113亿平米,占比2013——2022年十年交易面积的62%。
这113亿平米,如果按照面积来计算,一套90平米,相当于1.26亿套房子,假设一套房子3个人,那么,113亿平米就相当于涉及的人口规模达到了近4亿人。
另外,中国老百姓的财富70%都压在房子里,换句话来说,我们绝大多数家庭实际上都承担着巨额的债务压力,而且这个债务率甚至高达60%以上。毕竟,之前绝大多数人贷款都是按三成首付。
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房子价格按照高盛的说法继续下行25%,回到2015年,那也就相当于整个跌幅超过了40%。
到那个时候大家都会发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以前掏空家底攒下来的首付跌没了,甚至还得倒赔未来30年的利息。
换句话来说,如果你住的房子市价远远低于你在银行的贷款,你觉得,有几个人还愿意继续供房?到那个时候,资产不值钱,断供可能就会成为最优解。
但你要知道,一个人断供激起不了多大的浪花,如果是一亿个家庭,那将是一个什么概念?
届时甚至会引发金融风暴!
所以,大家觉得高盛的这个预测有多少含量?“大校长”有没有可能任由这个市场继续往下探25%?
总之一句话,咱们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让这个市场保持稳定!即使是稳中有降,也不可能像高盛预测的骤降!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的建议是,保持理性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鼓励过分长远的规划,更为审慎的做法是:
一个大利好落地以后,再观察2到3个月的时间窗口,评估成交量是否持续上扬,价格是否趋于稳定,然后再做购房决策,到那时也不迟。
毕竟当前已经不再“一买即涨”的市场,恰恰相反的是,房价正处于下行调整阶段,而且当前的各种利好政策的目的也是为了稳定市场,促进房地产行业的企稳回升。
在这样一个趋势下,如果着急进场,结果可想而知?
咱们就拿去年的举例,如果去年的时候你贸然进场,现在是不是起码要亏损10%?如果你当时买的房子偏一点,质量差一点,现在估计亏的就更多了。所以这不就是咱们经常所讲的“抄底抄在半山腰”嘛!
所以,当前对于有需求购房的家庭来说,买房不仅要记忆当前的经济条件以及长远的工作及收入稳定性进行预判,而且还要衡量家庭的债务水平,在市场下行趋势中,哪怕出现再大的利好,也不要急于跟风。
不要因一时的冲动,盲目投资,让自己陷入风险之地!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