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2022年版猴痘诊疗指南 可透过密接与飞沫传播

大陆国家卫健委等单位日前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澎湃新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下一波酝酿的传染病风险再起。大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要求一旦发现猴痘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报告,并全力组织做好医疗 救治工作,切实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该《指南》指出,猴痘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据中新网引述该《指南》介绍,猴痘潜伏期为5至21天,多为6至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颤、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随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至3天出现皮疹。

而猴痘大部分愈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指南》指出,目前大陆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治疗方面要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体温高者,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予解热镇痛药退热,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发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