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厝阿明/商業不動產可能是下一波風口? 看看專家怎麼說
房市示意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记者游智文摄影
一位室内设计师表示,最近买了台中七期国际大师设计的「微型商办」;在IG上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美女直播主,也正在看微型办公据点,房市趋势似乎大不同!
这个单元邀请李立夫建筑师与大家分享,台湾商业不动产过去、现在、未来与台湾不动产可能的下一波风口。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局势的变迁,商业不动产经历了哪些变化?以及未来何去何从?分成四个部分来说明:
Q1.商业不动产的过去?
A:过去我们常说「台湾钱淹脚目」,指的是台湾1980年代,蒋经国推出十大建设,经济快速起飞,我们与南韩、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区并称「亚洲四小龙」,那时大家「国民所得三级跳」,也带动了百货商场发展。
我们可以从这里回顾到更早的殖民时期,看看当时商业不动产的脉络:
殖民时期(1895年–1945年)
台湾的城市逐渐现代化,特别是台北、台中和台南等地的主要市区,
这时期就属南来北往的火车站周边最热闹,像是台北的博爱路商圈、台中青草街等,都是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商业街区,周边当然衍生了许多传统市集,同期间,新型态现代化建筑物与商业区也逐步兴起。
后来,殖民政府推动工业化,商业不动产开始部分用于工业用途,像是工厂和仓库,像是基隆、高雄这种港口城市,发展了物流与贸易相关的商业设施。
战后重建与经济起飞期(1945年–1970年代)
1945年后,商业活动仍以市中心的旧市区为主,而商业不动产还是传统市场店面和小型零售店铺为主;1950年后,台湾推动,进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促进了工业不动产的发展,例如台中工业区、高雄加工出口区,在那时建立了大量工厂和相关的仓储设施。
经济奇迹与都市扩展期(1980年代–1990年代)
就是一开头提到的「台湾钱淹脚目」年代,随着大家收入变多、消费水平提升,商业不动产朝现代化的大型百货商场兴起,像大家常去逛远东百货、新光三越,这些场所集中了零售、餐饮和娱乐,成为大家主要社交和购物场所。
1980年后,服务业兴起,所以市中心的办公大楼、金融需求大幅增加,当时台北市的信义计划区,就逐渐发展成为台湾的金融商业中心,许多银行、跨国公司、保险机构把总部设立于此,到了这个时期,商业不动产的发展增加了商务用途。
李立夫建筑师(右)。 图/李立夫提供
Q2.商业不动产的现在?
A:2000年后,台湾进入全球化时代,商业不动产开始向多功能综合体发展,像是台北101、微风广场等,不仅涵盖零售、餐饮、办公等,还成为地标性建筑,变成观光打卡地点,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来玩。
这几年更因为网路发达、疫情挑战,人们工作型态也随之改变,更多远端工作与电子商务兴起,传统的实体零售店面没落(还有一个问题点是租金太贵),也有一部分商业不动产转向物流与配送中心用途,像是虾皮这种现代化仓储设施,以满足网购需求。
B:共享空间与智慧建筑,主要是共享办公空间,除了会有基础设备与会议休闲空间,相对便宜的租金、弹性租期的特性,吸引年轻企业家和自由工作者入驻(还有一个优点,在共享空间有机会与不同企业或各领域人才交流)。
Q3.商业不动产的未来?
A:都市更新,旧市区活化
随着台湾人口逐渐集中在大都市,商业不动产未来发展重点,就是如何在既有的商业区重新活化利用,例如,翻新旧市区商业地产,重建或改建为新型商业综合体;以及政府支持主导都市更新。
李立夫建筑师说,都市更新很好,只是开发时间跟新旧环境杂处因素,导致完整的商业轮廓与生活品质跟 新重划区 比较起来…还是有点不一样!
B:环保意识提升
这是现在非常重要议题,像是ESG趋势、绿色认证、绿色金融、绿电服务、低碳净零…这些问题,台湾的商业不动产也加速迈向绿色建筑和永续发展,
现在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建的商业大楼(国家一号院),开始使用环保材料,注重建筑物的能源效益,主要还是希望达到永续经营的目标。
C:微型商办兴起
其实「微型商办」概念最早从日本开始发酵,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许多商办还没盖好,就已满租,甚至很多房东都只租不卖;恰好台湾正逢数位时代,青年创业风潮正起,与日本一样,交通方便、小坪数、租金相对便宜的工作空间,便是年轻创业家选择微型商办的主要原因。
Q4.微型商办崛起的原因?
A,外在条件:
台湾半导体科技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厂扩大投资,加上我们的的资安风险较低与有目共睹的防疫措施,除了吸引台资回流,也让投资人对投资台湾产业发展深具信心;
B,内在条件:
受惠于台湾青年新创企业蓬勃发展,事业多以网红直播带货、游戏企划、网购电商、社群行销为主。由于新创团队人数不多,所以这些企业不需要传统大型办公空间,更倾向于灵活、可负担的小型商办空间。
微型商办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部分市场的需求,提供了麻雀虽小功能齐全的办公环境,还能附加更多功能,像是办公室可以兼当网红、电竞直播、微商带货、抖音/YT自媒体摄影工作室等用途,大方向的促进微型商办发展。
正如开头报导提到,现在年轻世代不同以往固定工作模式,加上疫情翻转办公生态,新型「自雇族」快速崛起(以前是兼差性质,现在变成职业接案者),共享或个人工作室已经无法满足AI创业者需求,年轻人喜欢的有完善捷运路网,漂亮门面、智慧管理的「微型商业办公室」。
感谢李立夫建筑师对于「商业不动产可能是下一波风口」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