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断层已累积百年能量 中正大学师生埋百颗感测器密切观测

中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动员师生,沿古坑梅山一带密集摆设百颗地震感测器。(中正大学提供/张亦惠嘉县传真)

梅山断层距离上次大地震已累积百年能量,中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担心未来有大地震发生,因此动员师生,教师集资百万研究经费,沿古坑、梅山一带密集摆设百颗地震感测器,监测微小地震讯号分析台湾西部麓山带复杂的地壳活动地层构造。

地环系主任李元希指出,为精准追踪微小的地震讯号,着手进行「增加地震观测密度」研究,除向台湾地震科学研究中心申请借用100颗同类型地震仪,也采购64颗新型便携式地震感测仪作为充电替换使用,首批100颗地震仪布设在中正大学邻近的古坑、梅山一带,每隔一公里就在地底埋入一颗地震仪。

居住人口超过336万的云嘉南地区是地震密集带,有多条已知与未知的活动断层,因此密集的地震观测网相当重要。温士忠说,野外布站时已征求60多位地主的同意,且地震仪每三周需更换电池,加上古坑、梅山一带地形多变,师生需开进山内产业道路,十分不容易。

新型地震仪较旧型地震仪不仅体积轻巧、成本低且方便携带,高灵敏度特性也可侦测到微小的地下活动讯号,像是断层带的小破裂等。温士忠指出,古坑、梅山一带有梅山、九芎坑、古坑、触口等断层,要辨别地层构造相当困难,设置100颗地震仪的高密度地震网,将能帮助提升地层构造的辨识度,以及厘清这些断层之间的关系

目前中正大学地环系团队的研究范围除了古坑、梅山一带,未来也将往南移至嘉义市白河等地区。温士忠表示,因地震仪随时随地都在接收数据资料,资料更是以往研究数据的指数成长,后续将利用人工智慧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分析与判读,也将不断投入研究经费购置更多新式仪器进行密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