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小確幸?英國加工的丹麥「hygge」療癒術,H for hygge
「大宣传家的工作是将原本就有的细流汇聚起来,如果土地干涸,那再怎么挖都是徒劳无功。」图为丹麦演员麦斯米克森(Mads Mikkelsen)。 图/美联社
《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曾写道:
大宣传家的工作是将原本就有的细流汇聚起来,如果土地干涸,那再怎么挖都是徒劳无功。
他的本意是指独裁者与国家机器对舆论的操控:只能放大既有的风向,很难无中生有。某方面来说,来自丹麦的疗愈系小确幸「hygge」(读音近似「胡个」)在2016年席卷英国,或许也适用相同的道理。
究竟 hygge 是什么呢?语言学家指出,hygge 来自古挪威文,原意为「身心安适」,在十九世纪左右传入丹麦。时至今日,丹麦人使用这个词汇的频率特别高,赋予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别价值,仿佛成为该国文化精髓。举凡店铺氛围或朋友聚会,都可以听到丹麦人使用这个词汇,通常理解为「亲密的舒适感」,不过各路小确幸专家往往会补上一句:不完全是这个意思。
在付费图库搜寻「hygge」,就会出现这种「亲密的舒适感」的图片解释喔! 图/Ingimage
着有《我们最快乐:Hygge,向全世界最幸福的丹麦人学过生活》一书的作者麦可.威肯(Meik Wiking)在受访时便表示:这个字不是只有舒适的意思。他花了一整本书将 hygge 的概念翻译成英文:它是创造亲密感的艺术,有如在烛光下啜饮热可可,而或许 hygge 真正的含意是试图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幸福。
Hygge 堪称 2016 年秋冬在英国最受吹捧的生活风潮,甚至与「脱欧」(Brexit)、「另类右翼」(alt-right)、「后真相」(post-truth)等政经关键词汇同列,候选为牛津字典年度选字。这股风潮在食衣住行育乐各方面无所不包,从五彩袜到自行车,一切皆可用疗愈之名包装贩售。
英国书市分析师卡洛琳.山德森 (Caroline Sanderson)表示:「这股北欧狂潮非常惊人,相关书籍可以摆满整桌。」这样的描述并不夸张,光是 2016 年下半年,就有超过十本关于 hygge 的新书陆续出版。
Hygge 在英国爆红并非偶然,而是透过一连串有意无意的操作:起初来自伦敦出版社的酝酿,再由追逐潮流的媒体传播出去,为英国阅听大众创造了一场 hygge 盛宴。
威肯表示:「Hygge是创造亲密感的艺术——就像是在烛光下啜饮热可可般,试图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幸福。」图为在烛光下的热可可与平凡幸福。 图/联合报系资料图库
这场生活风格炼金术的起点,是一篇 BBC 杂志上的文章。贾斯汀.帕金森(Justin Parkinson)读了英国作家海伦.罗素(Helen Russell)的畅销书《HYGGE!丹麦一年:我的快乐调查报告》,在烹饪节目上也听到 hygge 这个词,却在网路上查不到什么完整资料,于是想把这现象写成一篇特稿。
他的文章在 2015 年 10 月上线,在当日一片叙利亚难民危机与各种严肃国际政经情势分析中,获得大量点阅与转载。看到这样的情势,各家报章杂志快速跟进。2015年,全国性报纸只有 40 篇文章提到 hygge;2016年,数量呈五倍成长,变成200篇,部落格与生活风格杂志里的分享更是不可胜数。
任职于阿歇特出版集团(Hachette)的安娜.华伦亭(Anna Valentine)也读了 BBC 杂志上的 hygge 文章,她的评价是:
以生活风格来说,那篇文章在各个层面上都正中红心。
在 hygge 风潮之前,生活风格流行的是「断舍离」与「洁净饮食」 (clean eating),多半强调自律与节制。Hygge 的出现提供了一种解方——既简朴又美好地宠爱自己。
「Hygge狂潮,就这样突如其来地垄罩了英国。」图为应该会烫,但仍把灯泡放在自己身上就hygge的示意图。 图/Ingimage
生活风格的潮流,简直是正反合的完美操作:先吹起一股热潮,引发某些可能的问题,然后再提供解方,形成另一股风尚,经过各种重复混搭,书便可以一本一本出,哪天若是看到「怦然心动的囤积幸福」(编注:源自教人减少囤积的书籍《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种的矛盾概念,恐怕也不令人意外。
这股「hygge流」究竟为何而起?一来丹麦在英国形象清新,国家品牌威力强大,有黑暗写实的犯罪影集(Nordic noir)、新北欧料理、经典设计、以及名列前茅的幸福指数;二来,在脱欧的徬徨时刻,英国更加需要向外寻求人生指引。华伦亭的目标是出版一本「给不买书的人看的书」,这充满异国风情的疗愈系小确幸正好符合她的需求。
差不多在同时间,企鹅蓝灯书屋的两位编辑艾蜜莉.罗柏森(Emily Robertson)与费欧娜.克罗斯比(Fiona Crosby)两个人也都看到了BBC的文章。这几位编辑都会逛网路测风向,看别人在阅读分享什么,也认为 hygge 的概念值得推广。
差不多在同时间,企鹅蓝灯书屋的两位编辑,也发现了「hygge概念」的无穷潜力。 图/法新社
开发新书的灵感有了,接下来得找作者。不过,hygge 在丹麦文化中显然过于根深蒂固、习以为常,以至于没有现成的专家可以找。透过介绍,华伦亭找到了夏洛特.亚伯拉罕(Charlotte Abrahams),她是专精北欧设计的英国作家,后来则出版了《幸福丹麦流: HYGGE!每一天愉悦舒心的生活提案》。
罗柏森则去请教前面提到的麦可.威肯。作为丹麦政治科学家的威肯,主持一间名为「幸福研究机构」(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的民间智库。严格来说,Hygge 不能算是认真的研究主题。由这个单位研究,却仿佛可以提供读者通往「丹麦幸福」的捷径,创造了巧妙的连结。后来媒体提到 hygge,就几乎一定会提到幸福研究机构,也提供小确幸产业一抹社会科学的实证气息;克罗斯比则找到丹麦女星玛丽.图瑞尔.索德柏(Marie Tourell Søderberg)。
这些书中,每本书都有不同的切入点。索德柏很家常,从一般丹麦人的生活撷取灵感;亚伯拉罕则以外国人视角看丹麦,寻找自己的快乐;也有人考察 hygge 在丹麦文化中的历史与地位。然而,最畅销的还是威肯以社会科学观点出发的小书,不仅在英国热销,版权也卖到全世界各地。
图左至右:《幸福丹麦流》与亚伯拉罕,《向全世界最幸福的丹麦人学过生活》与威肯,《丹麦的幸福艺术》与索德柏。
威肯相信 hygge 可能是丹麦常保世界幸福指数名列前茅的「神秘配方」。他说:「我们做过研究,丹麦人幸福的常见原因有社会福利、平等、财富与包容,但问题是这些特点北欧诸国都有,并非丹麦独享。我在想,搞不好 hygge 正是关键所在。」
不过所有热切的文化分析、语言学探源与生活智慧小语,可能都比不上挂上 hygge 标签、风格类似的图像:手握热腾腾的马克杯、靠着墙的脚踏车、躺椅与毛毯、烛光与炉火、夏日的野餐、刚出炉的面包...。这些图片就是对于甜蜜生活的渴求:温暖、平静、稳定,一个理想化的丹麦Instagram图像。
当然,尖酸如英国人,自然不会完全对这股热潮买单。英国讽刺网站《The Daily Mash》就指出:
「享受好东西、讨厌坏东西,然后放纵自己的借口,这不是废话吗?」图为哥本哈根的美男人与美人鱼。 图/法新社
《卫报》的讽刺书评也酸了威肯:
旅居北欧的英国记者布斯(Michael Booth)则指出,统计上丹麦人最幸福,但丹麦也是服用最多抗忧郁药物、负债最多、税额最高的地方。旅居英国的丹麦人拉姆森(Malene Hartmann Rasmussen)也说:
大家都以为丹麦人成天坐在火炉旁吃肉桂卷,他们要了解,我们其实有很强烈的黑暗性格。
像是「uhygge」就是 hygge 的反义字,但不全然是指涉不舒适,而是令人恐惧,有如在黑暗的森林中被不知名的生物窥伺。
「大家都以为丹麦人成天坐在火炉旁吃肉桂卷...他们要了解,我们其实有很强烈的黑暗性格。」图为丹麦演员麦斯米克森的料理照片。 图/《双面人魔》剧照
或许这种恐惧感,正是疗愈系小确幸大行其道的原因。2016年的英国,在脱欧的政治风暴中,许多人发现「世界太乱」。为此,关起门来躲避风雪,成为一种吸引人的生活方式。
尽管 hygge 可以有很多种变化,而归纳其共通点,似乎不脱一股反现代反商业的怀旧感,着迷于老朋友与熟悉的事物,反对新的变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形式。因为在大家不起争议、不谈政治的情况下,才会有 hygge 的氛围,所以一旦你跟别人有些许不同,那怕只是今天心情不佳、脸色不好看,可能也会破坏 hygge 的氛围——换言之,「你不可以不快乐」。
某方面看来,丹麦的 hygge 转译到英国,或许成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出口。疗愈系小确幸引人趋向温暖与一体感,并遗忘外面的险峻;不过正因为黑暗的存在,更显出hygge的温暖。威肯在书中,回忆他亲身的疗愈体验:炉上炖煮的浓汤、升起火炉、一群好友相伴,若外头暴雪纷飞,对比室内,一定会觉得更加舒适。
黑暗与恐惧作为绿叶,称职地哄擡了hygge的价值。面对日常的磨损,许多人总是向往生活在他方。有些讽刺的是,hygge 要人慢下脚步,正视生活中的此时此刻,而这样的生活风格,未必需要一个充满异国风情、无法翻译、很难发音的词汇来提醒我们。
要人慢下脚步,正视生活中的此时此刻,而这样的生活风格,未必需要一个充满异国风情、无法翻译、很难发音的词汇来提醒我们。图为活在当下示意图。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