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莫走回頭路重啟核電再想想?

赖清德总统提出五大策略推动净零转型,并启动第二次能源转型,建立智慧共享的绿能战略,加速地热、氢能、生质能和海洋能等再生能源开发,建立低碳能源新结构。过去八年,台湾能源转型脚步持续推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再生能源的发展,逐步摆脱对核能和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并成功让本土的能源产业、相关供应链随之蓬勃发展。第二次能源转型这一步至关重要,必须好好坚定政策方向,且必须有不走回头路的政策决心。

文•陈锦稷

自二○一一年日本发生311地震引发的核灾震惊全世界,这事件也影响台湾能源政策走向。日本地震后引发的核灾阴影,让同样身处地震带的台湾社会,展开了对核能安全议题的深刻思考,最后终于修订了电业法,宣示将核能发电设备于二○二五年以前全部停止运转。虽然后来因公民投票结果废止,但行政院宣告非核家园目标不变,只是取消了期程。「非核家园」最大的意义,在于奠定了后续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

为了达到非核家园目标,台湾积极展开了能源转型政策,政府推动再生能源发展,并以二○二五年太阳光电装置20GW及离岸风电装置5.6GW作为再生能源设置的推动目标。台湾能源转型政策方向确立为「非核、展绿、增气、减煤」。根据经济部统计,二○一六年至二○二四年第二季,台湾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已经从不到5GW增至20GW,天然气的发电比例从三十一•五%提升至四十一%,而燃煤发电比例则从四十五•九%降至四十%以下,能源的结构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变。

政府强力推动能源转型的政策决心,带来台湾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也为净零转型奠定重要的基础。根据经济部能源署资料,二○二三年发电量占比中,再生能源达九•四七%,超过核能的六•三一%。与二○二二年相较,二○二三年再生能源总装置容量增加了3,784MW,主要是风电增加1,093MW、光电增加2,694MW。

太阳能产业与离岸风力发电产业自二○一六年迅速崛起,从二○一六年的1.4GW迅速成长至二○二四年的12GW,成长将近9倍,提升再生能源在台湾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使台湾成为亚太地区太阳能发展的领先者。台湾在太阳能发电的发展,不但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能源转型,更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包括上游的太阳能电池与模组制造,再到下游的系统集成与安装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尤其在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生产,台湾更已成为全球主要制造供应国,在技术与制造能力上具有竞争力。

而再生能源发展的另一大支柱来自于风力发电,台湾在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再生能源的电力供给,更让台湾在海事工程、钢铁产业,与电机电缆相关产业有了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台湾原本即拥有得天独厚的离岸风场,政府自二○一六年起推动离岸风电,并具体设立风场开发专区,提供购电优惠,成功吸引国际大型的离岸风场开发商如沃旭能源(Ørsted)、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科里欧(Corio)、德能英华威(Enervest)积极参与台湾风场的开发。这些开发商的投资,不仅带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也加速台湾风电产业的本地化,带来整体离岸风电产业供应链的发展。随着国际开发商在台湾离岸风场的投入,台湾风电设备本土化比率已超过六成,开发商如森崴、风睿在国内市场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更已在全球市场中展现强大竞争力。

奠定在过去能源转型的基础之上,台湾开始迈入「第二次能源转型」阶段,政府计划到二○三○年增加3GW的储能容量,并推动探索氢能与储能技术的发展,预计到二○三五年时将建设10GW的氢能发电量。跨国能源合作也将是未来的重点,台湾应发挥地理优势与产业技术实力,积极参与亚太能源合作,创造地缘政治中的实力。

虽然过去八年已经全力发展再生能源,但净零减碳更快速成为全球发展趋势,过去高度依赖出口的台湾产业对绿电与洁净能源的需求正快速上升。于此同时,重启核电的声浪再起,一旦核能重启,政府对再生能源的政策决心将大打折扣,对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性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新建、重启,或延役,以核电来降低电价的结果,势必拖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产业对节能设备的投资。为确保台湾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领先地位,政府应坚持推动再生能源发展,贯策完成「二次能源转型」的政策坚持,台湾才能在全球绿色经济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能源自主安全发展的国家目标。

卓越杂志2024.9号4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