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年”的五个关键词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低端消费向高端消费的历史性跨越。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风起云涌的这一年,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力,不仅实现了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即将过去的2024年,同样堪称是安徽汽车产业的“大年”。以奇瑞、蔚来、江淮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全球化战略布局,不仅巩固了国内市场地位,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安徽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崛起的生动注脚。
关键词1:加速崛起
你见过超大型“抓娃娃机”吗?误差精度比头发丝还细的车身外总拼工位,到底是什么样?
5月9日,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下线,车主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这台全新ES8就由位于安徽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拥有超大“抓娃娃机”般涂装工序的蔚来第二工厂生产。
“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地,从荒地到工厂再到安装完设备,整体不到20个月,到调试完投产,总体上两年时间不到。”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介绍,这台所谓的超大型“抓娃娃机”,也就是蔚来全球首创的“魔方”车辆存取平台,在涂装车间被大范围应用。该装置可实现批量化预存车身、按需抓取车身进入个性化定制环节,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平衡。在这里,可以看到车身被轻松快速抓取,仿佛一位隐形的智能机器人在“抓公仔娃娃”,又准又稳又快。
在距离这一厂区不远的淮南市,蔚来第三工厂已获准建设,将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
在合肥市长丰县,2021年才落户的比亚迪合肥基地3期项目均已经投产、实现量产。记者采访中获悉,2023年,合肥比亚迪生产整车近50万辆,实现产值突破600亿元,在全省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达56%。2024年9月,合肥比亚迪日产最高突破4000辆,月产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
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皖产新能源车将从这里出发,驶向全球。
11月14日上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市场份额达到60%,同比增加8.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显示出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1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下降9%。
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也反映在销量上。临近岁末,奇瑞汽车、蔚来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多家自主车企传出销量报告。若以城市为单位,新能源汽车之城的较量,则日趋白热化。
据合肥市工信局发布数据,截至10月21日,年内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其中,1月至9月产量92.75万辆,同比增长74.47%。预计全年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将超额实现原定120万辆的年度目标。
车企方面,记者近日从奇瑞获悉,11月,奇瑞集团共计销售汽车28万辆,同比增长32.2%,刷新了其单月销量纪录,实现了新能源、燃油车、海外出口、国内市场“四赛道”全面增长,进一步兑现了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2023年10月16日举办的奇瑞科技日上,所作的“我们明年在新能源上不会这么客气了,也不会用亏损来撑发展”的宣言。
此外,根据蔚来最新发布的交付量数据,今年前11个月,蔚来公司共交付新车190832台,同比增长34.36%。另外,蔚来公司新品牌乐道首款车L60,用64天交付了超1万台新车。
2024年,从年初比亚迪率先打出“电比油低”战略,掀起“价格战”,一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争夺拉锯战贯穿全年。
但是,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行业利润率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从6.1%下滑至5%,今年上半年更是降至4.98%。今年前三季度,利润率更是进一步跌至4.6%。价格战的持续升级,不仅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更对车企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
12月12日,“2024蔚来媒体面对面”活动在上海举行,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蔚来品牌不会参与,希望保持价格稳定,对用户和资本来说都是合理的选择,要保持销量只能下苦功夫。”
据蔚来方面透露,今年3月份蔚来调整了BaaS政策,降低了购车门槛。据了解,使用BaaS购买蔚来,车价可减少7万元至12.8万元,电池租用服务费还可以付4赠1。结合换电,用户不需要承担动力电池过保后的因电池衰减而产生的高昂更换成本和车价贬值,避免电池寿命焦虑。目前,选择BaaS方案购车的用户已经超过了70%。
通过灵活的BaaS政策调整,蔚来确保价格体系基本稳定的同时,还在有序调整优惠促销力度。11月20日,在蔚来三季报电话会上,李斌直言,蔚来10月份收窄了促销支出,市场需求在11月份重新恢复。今年四季度,蔚来争取将整车毛利率维持在15%。
关键词2:向上突围
11月26日,在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看来“远远超越”一些国外顶级豪华汽车的尊界旗下首款产品尊界S800,正式亮相。
这标志着,自主品牌百万元级新能源车再添一新将,华为鸿蒙智行“四界”正式集结完毕,以20万元至百万元的价格区间,构成了鸿蒙智行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矩阵。
“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表示,尊界S800是江汽集团和华为深度合作的超豪华平台上的首款产品。江淮汽车将尊界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品质交付、服务保障等作为“头号工程”顶格推进。
之后不到一个月,起售价为78.8万元的国产自主品牌豪华车蔚来ET9正式上市。
如今,豪华车市场增长的潜力极大。麦肯锡预测,到2031年,豪华车市场将以8%—14%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且价位越往上增长率越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豪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在超豪华这个壁垒更高的细分赛道,自主品牌继续向上发起猛攻,以寻求高端化突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峰此前表示:“品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汽车品牌向上是汽车强国建设的必经之路。”
今年以来,已经在60万元以下的市场中逐步站稳脚跟的部分自主品牌开始选择向上发起猛攻。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背后,一方面有向上打造品牌调性的考虑,也有希冀通过推出自主豪华车包括超豪华车品牌,向上覆盖更多的价格区间,谋求更多的利润。
对于这一市场中的竞争,李斌告诉记者,越向高端市场走,尤其是向行政级别进发,“共识市场”就变得更重要,也就是说“大家认为怎么样”这件事情很重要。
他解释说:“现在中国品牌一起发展高端行政市场,甚至去突破更贵的市场,就能够让用户去思考,原来,中国品牌是可以做行政旗舰的。而且好几家车企一起,会动摇传统的例如BBA们在高端旗舰市场的垄断位置,总的来说,这肯定是好事。”
《2024年1至9月乘用车市场价格段分析——品牌份额分析》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自主品牌新车销售份额在各个价格区间均有提升。其中,10万元至20万元区间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20万元至30万元、30万元至50万元和50万元至70万元区间增长最为显著,较2021年增长达3倍至4倍;100万元以上区间实现从无到有。
正如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逐步开始在50万元以下的主流消费市场构建品牌护城河一样,今天,包括华为鸿蒙智行、蔚来、比亚迪仰望在内的中国车企共同开始讲起了超豪华市场的品牌故事。
关键词3:变革向前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已经拥有10年造车经历的李斌最突出感受就是“泥泞路上的马拉松”。
12月21日,距离2024年结束还有不到半个月。在广州海心沙公园,李斌带着firefly萤火虫和ET9,迎来了“NIODay2024”。从蔚来主品牌到乐道、萤火虫,2024年,蔚来在15万元至80万元价格区间内完成了全面的产品布局。
“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规划得非常清楚,从高端市场开始,积累一定能力后要服务更广泛用户。多品牌的推进得以覆盖更全面市场需求,从生产研发和基建角度降低成本,让效率得到最大化释放。”
李斌告诉记者,从单一品牌迈向多品牌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却也是蔚来在未来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关键。自乐道这一新品牌发布后,蔚来凭借多个车型的成功上市与交付,已然证明了其多品牌运营的能力。“蔚来会持续深入推进多品牌战略,力求全方位契合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
2014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北京的商务园区内向中国首批车主交付车钥匙。这一年的上海,李斌和秦力洪构想着如何打造第一款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如何建立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
这一年中国汽车的产量突破23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仅为0.4%。10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却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10年里,蔚来累计收获62万车主的信赖,在国内30万元及以上纯电市场中,份额超越40%;完成12个关键技术领域的全栈布局,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9300件;在国内和欧洲共计建造2750座换电站以及超过24200根充电桩。
但是,面对华为、小米等玩家的入局,价格上的“短兵相接”和较高的财务压力,蔚来将如何开启下一个十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11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965.9万辆,同比增长40.8%。但是,看似高速增长的市场却有太多玩家。此外,“油电”之间的拉锯战使得市场处在非正常竞争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国内累计上市新能源车型98款,但月销破万辆的产品仅10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均价同比下滑6.5%。
“今年和明年,整体汽车市场还是会增长,为什么竞争这么惨烈?在市场转换期,新进入者要迅速站稳脚跟,更有攻击性;传统汽车公司要保持市场份额,只能通过价格手段”。
李斌此前在公司内部曾直言,汽车市场竞争走到了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走到资格赛的最后阶段,再过两三年,能否留在“牌桌”上,能否参与决赛就将见分晓。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奇瑞汽车正持续发力,以获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10月18日,以“科技智驭未来”为主题的“2024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芜湖举行。继去年奇瑞科技节上那句最有名的“不客气了”后,今年尹同跃续了一句,“明年,奇瑞智能化也不客气了,必须进入行业头部,我们会像20年前投入发动机一样,把智能化、把AI作为奇瑞下一个20年、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而且我们已经有了一系列布局,还请大家拭目以待”。
2022年,奇瑞首次发布“瑶光2025”战略,囊括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等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宣布五年内投入超1000亿元,培养研发人才超2万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
此后,“瑶光2025”战略进化为五大技术领域,大卓智能作为奇瑞“瑶光2025”战略中自动驾驶板块的重要布局加入其中。2023年4月,奇瑞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宣布构建以“奇瑞、星途、捷途、iCAR”为核心的品牌矩阵,加上与华为鸿蒙智行合作打造的智界品牌,覆盖了从经济车型到高端豪华车型、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线。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曾透露,将推出奇瑞自研的动力电池,这将是奇瑞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一步。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变革中出现了以“鸿蒙智行”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
在12月19日举办的鸿蒙智行年度直播活动上,余承东和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首次同框。
余承东表示,过去华为和车厂只是供应商的关系,现在变成了合作共赢的关系,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营销策划到上市服务一条龙打通。“鸿蒙智行与四大车厂一起共建生态联盟,一起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关键词4:向外布局
2024年,在海外整体销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中国车企一边深耕海外渠道,不断向空白市场渗透,一边加快产能及产业链全球化步伐,加快海外建厂的力度。
11月1日上午,芜湖港滚装船码头,一声汽笛长鸣打破江面平静,奇瑞瑞虎7迎来第100万辆车的扬帆出海,成为首个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破百万辆的单一车型。
“百万”里程碑的背后,奇瑞也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前三季度,出口汽车68.11万辆,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在10月21日举行的安徽省前三季度外贸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安徽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汽车出口增长强劲,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增长272.2%。
以芜湖港为例,今年以来,芜湖港集装箱业务提质增效,1月至11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9.34万标准箱,同比增加15.47%;汽车滚装货运量屡创历史新高,1月至11月完成滚装量21万辆,同比增长6.3%,预计今年将达到22.6万辆。
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由安凯客车提供的批量纯电动观光巴士穿梭在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诸多巴黎标志性景点之间,为全球游客提供绿色、环保、舒适的旅游观光出行服务。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安凯将全球市场分为了6个大区,并在每个大区内打造、培养1个至2个区域内部的战略市场,作为根据地导入适合销售的产品,集中相对优势的资源,培育和维护重点客户及项目,并采取行销加驻销的方式,在渠道上则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的方式。“比如中东地区的沙特,美洲地区的墨西哥,东南亚的菲律宾、泰国等地。”
王晓光说,前述安凯客车亮相巴黎奥运会并不是安凯产的客车首次在海外参加大型活动,“伦敦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的客车也有参与。”
“这些年,新能源客车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据王晓光介绍,2020年开始,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对中国的新能源客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采购意向,目前安凯客车已实现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占公司总销售比例的40%左右。
前不久,江淮汽车百台电动轻卡发车仪式在新港基地举行。此次与墨西哥客户在电动轻卡领域的合作,是江淮汽车墨西哥市场大客户开发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
墨西哥作为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基地和第十三大汽车市场,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关注。作为首款本地化生产的中国品牌皮卡,江淮皮卡已在当地建立起130多个营销服务网点,累计出口销量突破2.7万辆。
据江汽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今,江淮汽车已累计出口至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量140万辆;其中,出口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14个,累计出口112万辆,占公司累计出口的80%。江淮汽车目前在海外已建立3家全资子公司(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2家合资公司(越南和哈萨克斯坦)和19家海外KD工厂,其中16家分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在主机厂加速“出海”的同时,汽车供应链企业也按下了出海加速键,并从单纯的产品贸易“出海”,逐渐转向如海外建厂、海外投融资并购等更深层次的出海新形势。
焊接、测试、打包……近日,在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兴汽车”)现代化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抓紧生产汽车面板功能开关等产品,准备出口泰国,而在今年早些时间的一次德国展会上,瑞兴汽车展出的车载冰箱等产品受到了海外客商的青睐。
瑞兴汽车副总经理曹俊呈告诉记者,瑞兴汽车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车用电子电器开关、车顶控制模块及车内智能面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汽车顶灯控制模块业务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15%。在众多出口产品中,汽车电子电器开关,成为了公司海外业务的主力军,目前产品出口范围覆盖包括欧洲、美国、马来西亚、沙特、巴西、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在我们公司占比达到5%。”
配套领克08的左前电动玻璃升降开关总成、配套捷途山海的驾驶模式开关总成、配套极氪009光辉的第二排座椅左控制开关……在瑞兴汽车公司内,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为国内主机厂配套了多款汽车零部件。
“一般看车型,大部分产品是定制化的产品。”曹俊呈表示,配套国内外产品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标准和气候要求不同。“比如,出口马来西亚的产品对于防水的要求高,如果产品要出口到比较寒冷的国家,还需要做零下50摄氏度的试验。”
曹俊呈介绍,公司的出口业务始于2015年前后,一般有配套主机厂出口和国内业务“传帮带”两种模式。“比如我们跟随某车厂开拓了南美市场和东南亚市场,而‘传帮带’指的是我们与一些跨国零部件公司合作后,他们给我们转介绍到其自己国家内的业务。”
同样在皖南,宁国的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鼎股份”),通过收购整合海外企业,完成产业链构建。
自2003年以来,中鼎股份陆续收购整合了十多家海外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公司在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系统、智能底盘轻量化系统、热管理系统等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欧洲橡胶杂志(ERJ)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中,中鼎股份排在第13位,在国内排第1位。
“从整车生产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技术研发,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这种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为安徽汽车产品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张炳力告诉记者,安徽省对汽车产业非常重视,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力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关键词5:多元“补能”
12月5日,在国网安徽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一处办公室里,3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碌。电脑旁摆着两样东西,一个是手机支架,另一个则是外呼电话。
随着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将鼠标点进“国网安徽高速充电站”的选项后,他们面前的大屏上分别出现了“巢湖服务区芜湖方向”“丰乐服务区北京方向”等多个国网安徽电动公司所属充电站的实时监控画面。其中,来往用户插拔充电枪的画面清晰可见。
“这个平台24小时值班。”国网安徽电动董事长张建权告诉记者,国网安徽电动依托信息化系统,将其在安徽所有的充电站(桩)入网,实现360度无死角实时调看。“这样做的好处是,若碰到简单的问题,用户通过设备上的一键呼叫按钮联系到后台,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与用户对话,实现小问题当场解决,为用户提供便利。”张建权介绍,据他们统计,一般影响用户体验的很多问题都是如插拔不到位、卡涩等,能够通过调整解决。
1天后,安徽充换电App正式上线。
作为安徽全省统一的充换电服务入口,安徽充换电App依托安徽省充换电基础设施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聚合省内众多充换电运营商资源,提供全省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场站的信息查询、定位导航、扫码充电、服务评价等综合性服务。具体来说,通过一键找桩、一键比价、一键导航、一键充电、一键反馈“五个一”功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充电服务体验,实现“一个App畅行全省”。
安徽正在全力缓解电动汽车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截至10月底,全省充电桩总量67.8万个,同比增长66.8%;其中,公用充电桩存量9.3万个,同比增长74.6%,位列全国第七。
如今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补能赛道。其中不仅包括了传统能源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充换电运营商,还有新兴科技公司和部分省市投资平台或能源集团。
今年1月,定位于充换电网络建设及平台运营、电池银行等相关业务的中安能源公司在安徽挂牌成立。前述安徽充换电App即由中安能源承接建设。
揭牌后,安徽省能源集团、安徽省交控集团和蔚来签署《共同推进开放共享的储充换体系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支持中安能源有序推动1000座储充换一体式换电站建设,共同推进开放共享的新能源汽车储充换网络布局,进一步促进换电网络开放互通。江汽集团、奇瑞汽车也分别在活动现场与蔚来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换电“朋友圈”再一次扩大。
同时,以中安能源为枢纽,蔚来的充换电体系建设与安徽省充换电网络建设将形成融合互通的局面,在资源共享、标准统一、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有着巨大想象空间,不仅可以在运营成本、效益等方面得到提升,还有助于地方和企业在充换电领域获得更大话语权。
“超充与换电都是发展趋势且各有优势。”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春华表示,从商业模式来看,换电需要高昂的先期投入,包括换电站建设、电池资产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快速普及;而超充则更加灵活,能够更快地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但其对电网的高负荷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管是换电还是超充,实际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元化发展的一种体现。”黄春华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换电与超充的边界可能会变得模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将逐渐增强,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繁荣发展。
安徽明确提出,到2027年,主要城区力争形成半径不大于2公里的充电服务圈;满足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打造新能源汽车出行最友好省份,这是安徽的承诺,也是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