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寄语2025,5大关键词展望新年

导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辞旧迎新,万象更新。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2024年是波澜壮阔的一年。

一方面,根据中汽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乘用车联席会等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在3100—3130万辆左右,同比增速大约4%。

从2023年首次突破3000万辆,到2024年的“节节高”,中国汽车市场接连创造新高。

创造新高的,不止是销量数据。2024年的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的产量正式达成——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从2009年起步,到2018年的年产销量突破100万辆,再到2022年的年产销量突破500万辆大关,直至2024年突破1000万大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履不停。

但在另外一方面,2024对于车企来说也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随着市场格局的洗牌,高合、哪吒、极越汽车等新势力车企先后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融资是否顺利、销量是否健康、盈利是否由负转正……这些急迫的问题成为行业的共同议题。

在激烈竞争下,汽车市场显现的“价格战”和“舆论战”让人不安。多位车企CEO站在舆论的暴风口,呼吁大家规范环境、整顿风气、恪守底线。

但不论如何,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呈现出极强的活力,不仅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上日趋成熟,更和科技领域融合跨界创造出更多可能。

站在2025年初的时间节点上,多家车企和供应商的CEO都发表了新年寄语。站在时间的分界线上,我们一起用5个关键词,回顾过去、展望新年。

“穿越周期”

“参天大树,起于毫末”——高大的树木都是从弱小的树苗开始成长。

好大喜功、短期跃进式的发展不能让企业的根基牢固,也难以跨越时间的历练。作为一个长周期的行业,车企的发展必须着眼于长久。

如何坚持长期主义,如何将苗木发展成大树和森林,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新年寄语这样写道——穿越周期,稳健笃行。

在燃油车领域坚守,在新能源领域完善技术,在智能化领域突破——这是中国车企在2024年的关键词。

2024并非一帆风顺。展望2025,穿越周期、成为世界级企业,车企需要在创新和坚守中走稳走好。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表示:“永远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艰苦创业、开放创新,积极主动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挑战,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练好内功,强身健体,努力赢得残酷的淘汰赛,争取跑得更好、更快、更远、更久。”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余承东寄语:“尽管未来仍有很多挑战,但我们坚信,唯有实干,才能创造非凡。”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说道:“穿过暴风雨的这个历程,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反对内卷”

回望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2024,竞争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良性竞争催生出一批优秀的中国本土车企、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另外一方面,恶性竞争和“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悖,从长远看,其实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更好,更安全,更保值的车是刚需。如果车企之间内卷加剧,甚至伤害产品质量,那么这就违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初衷,也无法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展望2025,多位车企CEO明确表示:“反对内卷、反对恶性竞争。”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我们不简单地打价格战,而是要长期坚持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以及企业的道德战,这是我们的基本经营理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态度明确地坚守吉利企业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ESG本质要求,不玩小聪明,不搞投机取巧,不搞大跃进式的恶性发展,不追求短期销量目标,放眼长远,坚持长期主义。”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表示:“中国汽车产业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还是希望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在奔跑中调整好呼吸。”

魏建军认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应该追求稳健和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的销量和利润。他呼吁整个汽车行业形成共识,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稳健前行。

“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才能让中国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魏建军表示。

“技术出海”

2024年,尽管面对地缘政治的挑战,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依旧创造佳绩。2023年1—1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84万辆,同比增长23%。

其中,2023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量为186万台,同比增长13%。2019—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均价从0.5万美元提升至2.4万美元,实现了380%的增长。

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来自中国的汽车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走向世界。

展望2025,“出海“依旧是车企发展的关键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的出海战略正在从单一的“整车出口”迈向“技术出口”的新阶段。

奇瑞汽车作为中国车企的“出海老兵”,2024年全年出口汽车达到114万辆,占总销量的43.8%,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在新年寄语中写道:“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最好的本地化方式,就是全面深度融入。从单纯的整车出口迈向技术、品牌、管理的全方位协同出海,我们用‘落地生根’的方式走进海外市场,成为贡献当地、造福全球的‘施肥者’、奉献者。”

除了奇瑞,比亚迪、上汽、长城等国内传统车企都在加快出海步伐。通过设立全球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供应链体系,这些车企正在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在海外形成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作为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也在国内站稳脚跟后谋求海外的发展。据悉,小鹏汽车意图将旗下高阶智能驾驶技术“XNGP”引入欧洲。

小鹏汽车的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新年寄语中写道:“2025年,是我们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速的一年。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30个国家与地区,明年年底要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未来10年,小鹏汽车一半销量将来自海外,力争成为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出海份额第一。”

除了小鹏汽车,理想、零跑、极氪、岚图等国内新势力车企也将在2025年更近一步,将领先的产品和智能网联技术带向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在车企之外,我国的能源企业也在大放异彩,走向出海的征途。在新年寄语中,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表示:“新能源技术是中国第五大发明,正为全球带来新的繁荣和可持续未来,开创绿色能源文明。”

“今天中国的风电、光伏、电池和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片,走向世界。千年前出海的印刷和造纸技术大幅降低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成本,今天出海的中国新能源技术将大幅降低人类能源获取的成本,为人类带来新的繁荣。”张雷表示。

“人工智能(AI)”

在和汽车行业相关的技术路径中,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快速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新引擎。

回顾2024,AI大模型推动了汽车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更懂用户、更个性化的语音助手,更好用的智能驾驶……从趋势上来看,AI技术对于汽车行业的赋能正在逐渐拓宽,在汽车的生产制造、服务运营、内部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均有应用。

展望2025,汽车行业将把“人工智能”视为新的发展火种和技术高地。

在新年寄语中,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明确表示:“把AI定义为改变奇瑞未来命运的重要机遇和突破口。”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也表示:“目前,随着5G、AI等一系列技术群的突破,汽车正在演变为可进化智能汽车机器人,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12月27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宣布 “All in AI” 战略,致力于将理想汽车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小鹏汽车的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在新年寄语中写道:“未来10年是AI的时代,我很高兴小鹏在行业内率先拥抱人工智能,打造‘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AI的发展浪潮趋势会比移动互联网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没有人能打败趋势。”

“人才培养”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新年寄语中写道:“万事在于人,成败在于人。”

在汽车行业向着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科技型企业迈进的过程中,“人才”是企业的底色,也是创造一切的源泉。

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展望2025,人才培养依旧是一个穿越了时间和周期的长线战略,他关乎到企业未来5年、10年、甚至100年的发展。

李书福表示:“吉利汽车会坚持‘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的理念,持续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发展士壤。践行‘量才而用,人尽其才’的职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开放、共享的产教协同体系,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人才发展体系,助力内生型人才茁壮成长,吸引有共同商业理想的全球同路人扎根吉利,促进吉利人才森林蓬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2024年12月30日宣布,公司捐赠30亿元设立慈善基金,主要用于教育事业,推动中国科教进步。

据悉,此次捐赠包括向全国首批35所顶尖高校捐赠奖学金,并将于近日开始实施。同时,比亚迪还将向全国科技馆、博物馆及部分学校捐赠新能源车技术科普展具。

王传福这样表示:“在汽车领域,我国也通过发展新能源,通过一代代工程师的技术创新,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实现了中国汽车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跨越。如果没有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就不会有今天的比亚迪,也不会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今天。我们享受了这个时代的人才红利发展到今天,因此我们也想做一些事情,感恩回馈国家教育事业。”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2024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千万大关,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劲动力和创新活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展望2025年,只有坚持长期主义,反对恶性竞争,积极拥抱技术创新,深化人才培养,中国汽车行业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华丽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未来的道路或许仍然艰辛,但中国的汽车产业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并且将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愿新的一年,我们能够书写汽车行业的新篇章,为实现全球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未来出行贡献力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