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種樹換碳權 環境部坦言歹賺

许多企业购买自愿性碳权,来抵销碳排。 (美联社)

近年企业为争取碳权疯狂抢种树,但实际要取得碳权并非易事,除要符合三条件外,还要透过适用的方法学申请、执行,才有可能取得。环境部坦言,种树取得碳权耗时又耗成本,「不如更换LED灯泡节电快速」,但能优化ESG报告,也可固碳、协助森林经营,仍鼓励民间企业多种树。

不少企业盼透过种树以获得碳权,如台积电在二○二一年与桃园、新竹、台中、台南市政府合作,由地方政府盘点规画适宜土地让台积电种树。根据环境部资料,一公顷林地每年能吸收约十公吨二氧化碳,以台积电总绿化面积十六点三公顷换算,种植廿年后,每年预估能创造一六三公吨的碳汇。

另外,环境部自一九九五年起推动「空气品质净化区」,以植物滞尘及吸收空气污染物特性,企业、民间团体也能透过认养基地参与维运,作为实践ESG目标的具体行动。

根据环境部统计,全国迄今共维运一二八一处基地,每年预估可创造一万二六九○公吨的碳汇。

不过环境部气候署减量交易组长苏意筠指出,若想透过种植树木取得碳权,耗费的时间及成本浩大,还需要达到树木不得超过廿二年,二○○○年以后种植的树木才纳入计算、种植面积须超过○点五公顷、种植时的扰动面积不能超过一定比例等条件,才能透过自然碳汇的方法学来申请。

苏意筠举例,空品净化区分为从无到有种植林木,以及既有树林中再增植。前者符合造林与植林方法学的精神,若符合上述申请的三条件,就有机会取得碳权;后者若要申请碳权,以森林经营方法学较为合适,但该方法学目前还在进行资源减量审议会初审中。

苏意筠坦言,种树取得碳权耗时又耗成本,甚至还可能被质疑漂绿,就算有方法学也因条件严谨不易取得碳权,「还不如更换LED灯泡节电快速」。

但苏意筠也强调,植树、经营森林除可固碳,也可能具备生物多样性,用植树、经营森林获得的碳权,还可上架至碳权交易所,拍卖给环评需增量抵换或想抵扣碳费的企业,因此仍鼓励企业团体多种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