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 一位上海援藏校长给妻子的信和微信
新华社上海9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潘旭 孙青)对日喀则亚东中学校长梁昌明来说,今年的中秋是援藏后的第一个团圆佳节,也是对家人的第一份亏欠:他错过了和妻子的20周年结婚纪念日,也错过了儿子进入大学第一天报道的重要日子。能弥补的,只有每次几分钟的视频聊天和微信群里的交流。
梁昌明此前是上海普陀区新杨中学副校长,作为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的第八批援藏干部,他和上海其他39名教师今年6月底奔赴日喀则。
梁昌明有记日记的习惯,中秋节前夕,他把大部分日记通过网络发送给妻子刘文群,记者来到他在上海的家中时,刘文群正在翻看。如今孩子在学校军训,家里只剩下她一人。
日记里的记载很丰富,有《教育援藏 为什么 做什么 留什么 》这类对教育扶贫的思考,也有《给普陀区教育援藏兄弟们的一封信》这类对援藏同僚的深情流露。
“普陀区和上海的教育系统对他来说也是家,而且是个 大家 ,我当然理解。”同样是教师出身的刘文群说。
刘文群希望看到丈夫些许表态,于是在一旁拨通去西藏的视频聊天,小声地问着:“中秋怎么过?”
“三个人在三个地方一起看月亮咯,吃吃月饼。”对面传来了梁昌明的声音。
不久前的9月10日,是他俩的结婚20周年纪念日。
于是刘文群问道“那纪念日呢?”
“等三年后带你们去日本玩。”梁昌明用缓慢的、哄恋人的语气说道。
旅游原本是今年暑期一家人的计划,但梁昌明6月底就走了,甚至赶不上儿子高考成绩发榜和2个班学生的中考陪考。
一家三口的微信群里,照片多过文字。刘文群收藏了其中两张,一张是儿子去大学报到时拖着行李箱上楼梯的背影。梁昌明9月7日的日记中,有段话写道:“看到老婆拍的儿子背着书包、推着行李箱前行的照片,还有搬着箱子上六楼,感觉儿子还是蛮厉害,同时也感觉儿子有些无助。如果我在上海,就可以开车到他宿舍楼下,帮儿子搬运较重的东西。”
还有一张照片,是梁昌明在西藏吃早餐时拿着馒头的样子。由于每天早晨必须早早到校,梁昌明等不及食堂开门,就买了一大袋馒头,每天早上吃一个。“每天都吃这个,我毫无办法……”刘文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