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宋齐愈假死复仇,寒门学子想要逆袭有多难?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最新的剧情里,宋齐愈死了。
和之前萧逸水、孔二一样,宋齐愈死于割喉、一刀毙命。
在宋齐愈死后,赵墨儿不只是失去了唯一的朋友,更像是被掏空了灵魂。他面如死灰、呆若木鸡,始终无法接受失去挚友的痛苦。
毕竟,就在科考之前,两人还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一个要做大宋的神探狄仁杰,一个立志做大宋的良相张柬之。两人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样子,像极了年轻时的我们。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却迷雾散去、真相乍现。原来,宋齐愈的死是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
作为一名出身底层的寒门学子,宋齐愈怀揣梦想、孤身进京,为的就是一朝中举、施展抱负。作为大宋的北漂,他进京之后,一边写稿赚钱,一边拜师求学。
在人生地不熟的东京城,鱼跃龙门、科举入仕是宋齐愈撑下去的全部力量。然而,就在科举考试前,他却被人威逼利诱,成为了替考的枪手。
宋齐愈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虽然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学识和灵魂,但是替考案背后都是达官显贵,关系错综复杂。
事实上,在大宋朝内,替考是一件几乎公开的秘密。每年的科举考试,总会有一大批精通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寒门学子莫名其妙地缺考和失踪,这就是江湖人称的鬼考官审士子。
一场大雨,意外地将孔二的尸体从地下冲出来,也将替考案赤果果地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本来,科举是留给寒门学子最公平、最直接的晋升渠道。以前的帝国王朝中,上到六部九卿,下到州县衙门,权力像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在王公贵族们之间传递。
科举考试的出现,给宋齐愈们提供了一种依靠自我奋斗、逆天改命的良机。于是,无数的小镇做题家涌向东京,开始了进京赶考的人生。
讽刺的是,宋齐愈们永远不知道,和恩荫世袭相比,科举考试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的操作。权贵们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失去手中的权力,本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思路,替考就此应运而生。
在彼时的大宋,替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寒门学子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来到京城后,往往会被章学正们网罗至门下。
作为大宋的学阀,章学正披着鸿儒的外皮,做着黑中介的勾当。他们先是有意对外散布提携后生的传言,吸引不明真相的寒门学子主动上门。
只是,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章学正们给宋齐愈们提供免费教学,不是为了关照后辈,而是在给邹雍进这样的权贵子弟物色替考人选。
章学正负责找家庭贫穷、成绩优异的考生,权贵们负责花点小钱、买张文凭,如此一来,一条黑色的产业链就此形成了。
道貌岸然的章学正们,不仅心黑,更加手黑。他们像是恩威并施,一步一步算计宋齐愈们入局。在替考完成之后,为了避免事情败露,他们就会杀人灭口、毁尸灭迹。
杀死替考的学子,然后剥掉他们的脸皮,如此一来,即使尸体重见天日,也无法辨认死者身份。就这样,每一年的科考都有替考事件发生,每一次都能悄无声息地掩盖真相。
章学正、邹雍进们为了能够掩人耳目,甚至为替考事件量身编造了鬼考官审士子的谣言。有了这最后的一块补丁,即使东窗事发,也能逻辑自洽。
至此,寒门学子的科考之路已经被彻底堵死。越是学习好、成绩优的底层考生,越容易成为章学正们的猎物。以前的寒门学子,改不了命;如今的他们,改不了命还会丢了性命。
在大宋的土地上,宋齐愈们的悲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梅船案里的大理寺司直狄伦,正是由于家境贫穷、缺乏靠山,所以才会忍辱签下二十年的卖身契;在案牍库失火之后,赵不尤之所以被开除公职,是因为他是所有贴书吏中唯一没有背景的。章七娘的背后都是权贵,万福的推官来自于世袭,这就是北宋末年的汴京。
一切就像是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那样, 虹桥之下、船将撞桥,人群喧嚣、一片混乱,手忙脚乱的船夫,惊慌失措的众人。在政治清明、太平盛世的画面深处,大宋朝已然是忧患丛生、危机四伏。
一切的虚假繁荣,都像是一只纸老虎。它或许会在某个瞬间蒙蔽我们的双眼,但是泡沫终究会有破灭的一天。
频繁的替考,科场的腐败,权贵们的恣肆,底层人的愤怒——当这一切成为东京城里司空见惯的日常,距离靖康之耻、二帝北狩的日子就不远了。
林冲落草,逼上梁山。好巧不巧,这正是水浒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