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应景食物青团小心食用 慎防噎喉、急性胰腺炎
清明应景食物青团小心食用慎防噎喉急性胰腺炎。(大陆央视)
清明应景食物青团小心食用慎防噎喉急性胰腺炎。(大陆央视)
大陆国家应急广播报导,今天(4日)是清明节,祭祖、踏青、品寒食是清明传统民俗。作为清明代表食物,青团(闽南、潮汕称「草仔粿」、客家称「艾粄」、香港称「清明仔」或「鸡屎藤茶粿」)竟能把人送进医院?
报导称,大陆市场芒果味、抹茶味、蜂蜜燕麦、鲜花牛奶等等五花八门的青团让人食欲大开,然而,清明节前,杭州萧山沈女士(化名)却因把每种口味青团吃了个遍,把自己吃进医院,起初以为是胃痛,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后,才得知患上急性胰腺(脏)炎,而且是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不得不住院三天。
医生解释,新式青团馅料大多比传统青团更加高脂高糖,大量进食会导致血脂,尤其甘油三酯急性增高,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如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胃肠胰外科主任医师涂建锋指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约20%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20%~30%,且可并发胰腺脓肿、假性囊肿、胰瘘、糖尿病等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热等。
腹痛,多表现为进食后不久突发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甚至如刀割般绞痛,常向背部放射。 老年人腹痛发作时往往不剧烈,因此若老人出现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就医。
恶心、呕吐及腹胀:多在起病后出现,可频繁发作,且呕吐后腹痛、腹胀不会缓解。
发热:多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若胰腺发生坏死,则可能出现高热。
应对急性胰腺炎应急处理需注意:
停止进食:患者应立即停止进食,防止胰液分泌量增多,加重病情。
及时就医: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危重症,需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缓解疼痛:帮助患者处于仰卧体位,双腿屈曲,减轻疼痛。
当疼痛难忍时,切勿揉肚子,更不能吃止痛药。揉肚子可能促使炎症扩散、加重病情。服用麻醉性止痛药会掩盖腹痛症状,给医师诊断增加困难。
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频繁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补液防脱水: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因呕吐、禁食等原因导致体液丢失过多,可给予点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堿平衡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