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完成容器化迁移 云原生时代KubeSphere让企业专注业务本身
(原标题:轻松完成容器化迁移 云原生时代KubeSphere让企业专注业务本身)
直观的图形化界面、简单易用、专注于使用是目前主流手机、电脑操作系统的不二法则。对于企业而言,在云原生落地的过程中,Kubernetes作为云原生最基础的支撑平台,就像一套繁杂的万能工具箱,使不少技术人员将时间迷失在了怎么使用工具上,KubeSphere作为Kubernetes之上构建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通过美丽的界面与极简的人机交互,让企业用户可以从此专注于“用”,而非“怎么用”。
众所周知,Kubernetes已经成为了云原生落地的事实标准。原因是一方面进入数字化转型2.0时代后,企业为了应对业务模式非常频繁的变化,会从原来的云模式变成云原生模式。根据Gartner的估计,2020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容器化应用。另一方面,凭借容器可跨基础设施、标准的开发架构与API、快速的版本演进、开发与运维的良好整合、构建相对简单等特性,让Kubernetes成为了云原生最基础的支撑平台,使全世界的云原生都开始用Kubernetes来交谈。
假如把Kubernetes比喻为一套万能工具箱,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它也就像是生活中所购买的万能工具箱一样,并非有了工具箱,使用者就学会了修电脑、修手机、组装家具、或是维修家中的水电设施。在面对不同应用领域的时候,同样需要进行学习。而学习成本高昂、工具使用与环境配置精力消耗大、运维负担重也正是使用Kubernetes自建平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Kubernetes的用人成本也较高,相关技术人员的薪资在每月3-5万元,搭建运维这样一套碎片化的平台则需要2-3人。但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如果让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消耗在琐碎的技术问题上,无疑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于是,青云QingCloud (qingcloud.com)的开发人员便希望能够让Kubernetes真正的实现开箱即用,让企业用户打开的不是一个碎片化的工具箱,而是可以聚焦业务应用、所有功能体验围绕应用设计的箱子。2018年4月,KubeSphere的第一行代码在GitHub上开源。后续在2018年7月发布KubeSphere 1.0,借助青云的CIC大会正式发布。2019年4月,以“大道至简”为主题发布了KubeSphere 2.0版本。2020年6月发布的3.0版本中又提供了更多新的企业级功能。
KubeSphere是在Kubernetes之上构建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是用于数据中心的、可插拔的企业级多租户容器平台。也就是说KubeSphere与Kubernetes的关系,就相当于红帽、Ubuntu与Linux内核的关系,它的用户群体定位于服务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组织。
青云打造的KubeSphere让平台归平台、应用归应用,可让每一步操作更专注于任务本身,可提升服务发布流程操作效率40%,更容易理解的界面语言可降低用户认知学习成本50%。例如KubeSphere的多层级全维度监控中,采用了类似上帝视角的基础页面,实现统一认证整合;可视化微服务治理中,如果需要添加服务,通过监控数据,可自动生成服务拓扑图,并可直接进行熔断、负载均衡等操作。整个过程中,业务运维人员不需要去考虑背后的原理,也不需要进行单独的学习。
某生活类企业网架构负责人就表示:“使用了 KubeSphere 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平台是企业的福音,它可以帮助那些缺乏足够的研发和运维能力的公司完成容器化的迁移。KubeSphere目前的版本已经比较稳定,可应用于生产环境之上。它的优点是:美丽的界面,极简的人机交互,一体化的设计,让运维人员不用从0开始构建K8s(Kuberne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