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源自唐朝 发酵程度大不同
日本喝茶文化起源约自中国唐代开始,日本遣唐使与留学僧到中国做交流互动,学习当时世界最进步的政治、文化与经济,随着日本传教大师最澄及禅师荣西将茶叶种子及制茶技术带回日本,进而引进中国大陆的茶文化到日本。
北投加贺屋资深管家织江指出,除了将制茶技术带回日本,禅师荣西也撰写了一本书名为「吃茶养生记」,将喝茶的好处及茶叶富含的营养及矿物质写进书里,将茶比喻成有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因此,原本只有上流阶层,像是贵族与祭司有喝茶习惯,直到镰仓时代,才渐渐普及到富商及武士,江户时期则普及为一般庶民而流传至今。
日本茶与其他国家的茶最大差别就是「发酵程度不一」。织江说,以台湾及中国大陆最常饮用的乌龙茶为例,乌龙茶茶叶在摘取下来之后会经过日照氧化,并利用烘焙或是翻炒的动作来控制氧化、发酵程度、颜色及香气,属半发酵的茶。日本茶则属未发酵的茶。
在台湾,茶叶分类有红茶、乌龙茶、绿茶等,日本茶也不例外。织江表示,日本茶以绿茶最为普及,分类大致上有抹茶、玉露、煎茶、番茶,而后演变出玄米茶、昆布茶及花茶等,其中最为广泛为煎茶,「日本家庭如果没有专门送小孩子去学习茶道,一般在家庭里还是以煎茶最为普遍」。
中国大陆在宋朝时期还有将茶研磨成粉的习惯,明代之后变成把茶渣去掉只留茶汤。然而,粉茶文化却一直在日本流传至今,变成日本特有文化并衍生出现今的茶道,喝茶对日本人来说,不仅只是休闲活动,也是日本传统中的重要礼仪。10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