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的“头文字D”
撰文 | 马青竹 编辑|周长贤
在荣威D7和D战略发布会上,安达乐队现场演奏了《孤勇者》。尽管这首歌已经不红。
不知有意或者无意,歌词中的意象与上汽荣威当下的景况有点契合。
犯错,伤口,对峙绝望;战斗,英雄和梦想。
在这之前,荣威品牌已“沉寂”了许久,其销量也从2018年的46万辆下滑至2022年的28.6万辆。 根据第三方数据,今年荣威销量下滑更严重,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字。
如同前阵子奇瑞掌门人尹同跃那句自我反省的话,“起大早,赶晚集。”无论智能化和电动化,荣威的布局绝对算早。
时间回到,2016年7月6日。
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参数丨图片),在杭州云栖小镇正式上市。
知名主持人许戈辉担任发布会司仪,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锤子科技CEO罗永浩、演员王珞丹助阵,无论是概念还是阵仗,在当时的汽车圈,绝对炸裂的操作。
当时站在台上讲“互联网汽车”的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现在已经是院士身份。马云和王坚齐上阵,说明那是阿里对造车最认真的一次。
Yun OS操作系统、阿里云计算、高德大数据、生态、流量免费、语音控制和独立ID……彼时,这些概念尚不成熟,一些功能也不算好用,但胜在敢为人先。
“阿里上汽一相遇便胜却人间无数”,荣威RX5成为爆款车型,获奖无数。无论是上汽还是阿里,都在预期引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确实存在这个可能性。后来,却成了时代的眼泪。
回望过去,才能体会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吴冰会后采访开场白的两个要点:“使荣威重回主赛道”和“决战新能源赛道”。
荣威怀念过去,“我们是中国最早做新能源的品牌,荣威新能源的标签在5年前非常响亮。我们在上海曾打败过现在如日中天的新能源品牌。”
那么,再出发的上汽荣威是否已经学到了足够的教训?“D战略”能否承载把荣威带回主赛道的梦想?又有多少资源可以调用?
三个支点,两个反思
11 月 8 日,荣威正式发布针对新能源市场的“D 战略”,表示将在未来 3 年以 D 系列为核心,至少推出 8 款新能源车型,实现纯电到混动,紧凑型到中大型,从轿车、SUV 到 MPV 的全品类覆盖。
与此同时,“D 家族”首款车型荣威 D7 正式发布。
“D”是Determine the Future的头文字,翻译成中文大概意思是“决胜未来”,而很多媒体可能理解为“破釜沉舟”的意思,即: 这把胜了,才有未来。 因为谁也不知道,以今日的上汽和市场格局,还能给这个品牌多少次机会。
“D”也代表荣威“D家族”的命名含义,即Digital Empowerment数字赋能、Dur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和Dream For Better Car Life为中国和全球用户实现更美好的汽车生活的梦想。
这段公关话术背后,包含着三个支点:数字化、新能源和用户思维。这些并不是新课题,但确实都曾遇到过问题。
如前文所讲,“互联网汽车”,上汽荣威起了头,但是往后笔墨不多,浓墨重彩更少。这里面有上汽的原因,也有斑马内部的掣肘。
彼时的上汽荣威危机意识不足,还在用传统汽车的节奏度量竞争,没有看到新造车野蛮人乱拳的威力,那几年只有上汽掌门“灵魂”之争很出名。初代“互联网汽车”的口号,在特斯拉、小鹏、华为等攻势更猛的智能化跃迁和传播中,慢慢沦为背景音。
而荣威RX5在造型和互联网概念上下功夫的套路,却马上被别人学走了。掀起了中国汽车圈风靡一阵的设计师文化,也让中国品牌车型的整体造型上了一个台阶。
斑马那边更不用说,AliOS和斑马的内战、后来的管理重组,还有其他基于安卓系统上的效仿者紧跟而上,可以说经历一场内忧外患。而后来特斯拉和小鹏等的经验说明,在新汽车的技术创新上,大权独揽是多么必要。
新能源方面,荣威 RX5 从第一代开始就拥有混动车型 eRX5,起步很早。在荣威停滞不前的这些年,比亚迪DM-i 通过垂直整合的成本战略,用低价把日系混动斩于马下。
对此,上汽高管反思为“人祸”,说白了就是定价太高,性价比不够。后来MG在海外市场的热销,验证了这点,“全世界的中低收入消费者都没有品牌忠诚度”,都在乎价格。不够便宜,不能走量,不能降本,这是一个循环。
荣威的反省还关乎另一个循环。太工程师思维,而不是用户思维。“不够用户思维,不但不省钱,还不赚钱。”伤害了溢价,还不利于成本。
在《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看来,后来上汽组建智己和飞凡,难免降低了荣威的重要性,伤了元气,也带来品牌向下的压力。
荣威日渐式微近 4 年,正是燃油车溃败,各家车企争相抢夺新能源市场份额的关键时期,而荣威始终没有一款爆款单品,荣威 Ei5、荣威 iMAX8 EV、荣威 eRX5 的月度销量一度徘徊在千辆以下。时至今日,上汽荣威的电动化程度不低,在售10款车型中5款都是新能源车型,占比达一半,但销量还是主要依赖燃油车型。
中国汽车产业这几年在极速过弯,巨大的离心力,极低的容错率,任何优势经不起懈怠,而一旦落后一步,就非常危险。
荣威D战略的命名,让人联想到2005年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的电影《头文字D》,英文名是《Initial D》。“D是Drift/Drifting的简写”,即“漂移”,指车辆疾速拐弯,车轮横向滑动的状态。字母D,在这部电影里,也暗指了Dream,梦想。
All-in与“BBA”
“每年至少两款新车,明年双车的销量目标是希望突破一万台。”
荣威All-in新能源赛道的反攻战役,3年8款车,离不开集团的技术底座。 吴冰透露,“DMH将会是产品开发核心中的核心。 ”因此,上汽为其搭建了“星云纯电动系统化平台”、“魔方电池系统”和“DMH 双电机混动技术”三大全新技术支撑:
星云平台,涵盖轿车、跑车、SUV、MPV 的多种车身形式,这也就不难理解荣威为何有底气 3 年推 8 款不同品类的车型。
魔方电池系统,支持磷酸铁锂、三元锂、固态电池等多种电化学体系,同时也支持换电技术和 800V 快充,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 200 公里的效率。
DMH 双电机混动系统,依托于上汽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由 PICU(混动集成控制)、1.5L自然吸气混动专用引擎、P1+P3 双电机以及混动变速箱组成。热效率大于 43%,电机总功率 150kW,电机总扭矩 330 牛·米,馈电油耗为4.3L/100km。
在这些技术加持下,首款车型荣威D7 DMH超级混动车型,CLTC 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 125km,综合续航里程为 1400km;比亚迪同级别的 DM-i 采用 18.3kW 电池,纯电续航 120km。
对标比亚迪,说明这次反攻战役,荣威认真了。
在用户层面,荣威的反思体现在荣威D7的“BBA”战略。“B级车的空间、B级车的体验、A级车的价格。”这一定价区间也意味着荣威 D7 将与比亚迪汉、长安启源 A07、深蓝 SL03 等车型在 10-20 万元细分市场上竞争。
“我们整体的定价,扣着今天的主题:诚意满满。希望用合理的定价,让消费者感知到我们是一台更长尺寸、更大空间、更舒享座舱的产品,满足客户既要、又要、更要的想法。”吴冰表示。
对用户的理解也体现在智能配置的成本效用平衡。“ 我们明确对斑马提出要求,2.0全新一代必须在导航、语音、娱乐这三个方面让用户体验好。”更加重视定价的荣威,将结合不同的产品定位和不同用户画像,做更合理的匹配和应用。
“让荣威品牌回到该有的位置。”吴冰说,经历一些挫折,未必不是好事。
—THE END—
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商业逻辑与商业人物,影响圈层中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