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如何自己决定?马偕护理师拍影片教家属消弭摩擦

淡水马偕护理师拍摄影片宣导医病共享决策影片

末期癌症病人临终前还要不要积极救治?突然发生严重意外,如何面对家人生死难关时要救或不救?淡水马偕纪念医院安宁病房主任,放射肿瘤科资深主治医师严从毓表示,若能落实预立医疗,以书面决定最后的善终方式,才能算是修毕人生最后一堂课。

淡水马偕纪念医院肿瘤内科病房护理长吴秀春直言,临床上看到不少家庭在面对家人临终时乱了手脚,因为未曾得知病人的意愿,导致家属间恶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而医疗团队往往要出面劝架安抚其他家属,甚至直到病人危急的时刻,家属都还没有定论,最后只能为病人插管,装上维生仪器,发生最终病人经历一番折腾后仍旧无力回天,家人间的隔阂更难以修复的遗憾。

「意外与明天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严从毓表示,在病人自主权利法的保障之下,任何人对自己的临终都可以书面完成意思表达,不只是癌症末期病人才需要面对的课题。

他举例,一名九旬老妪OHCA送医(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由于女儿非家中主要决策者,当下也联络不上其他家属,于是决定急救,插管、电击、压胸后送到加护病房,当家属陆续抵达医院后才表示,病人曾经有提到「年纪大了,不要急救」,但缺乏书面证明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或资料,病人在加护病房内恢复短暂时间的清醒,与家人道别并且明确表达自己临终时的医疗选择,才让家属间弭平磨擦,面对年迈母亲安详离世。

目前台湾不施行急救(心肺复苏术)的决策多数是在病人疾病末期时才会讨论并做出决定,平均只有17.95%是由病人亲自签署不急救意愿书。

面对善终议题,淡水马偕纪念医院31病房护理师以长期照顾癌症病人,看到家属间对病人善终缺乏共识与歧见下,衍生许多争端与悲剧的经验,特别制作一套「急救实境说明」工具,并制作成手册、急救纸娃娃,近日并拍摄成影片让病人及家属更清楚急救的措施与过程,借以让病人及家属做出最合适的决策,减少非预期性急救情形的发生。

这部命名为「平静安详如我愿」的影片,由吴秀春、郭品君、刘冠妤三位护理师自制完成,并参加护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竞赛,目前已可上网点阅观看,希望能宣导病人自主权利法,让每个人都能对预立医疗意愿有所了解,但让平静安详的善终概念加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