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视角分析路口 运研所抓出车祸热区

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以无人机「上帝视角」辨识并追踪路口人、车流动轨迹,再透过软体分析路口易发生交通冲突地点及型态。(运输研究所提供/陈祐诚传真)

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以无人机「上帝视角」辨识并追踪路口人、车流动轨迹,再透过软体分析路口易发生交通冲突地点及型态。(运输研究所提供/陈祐诚传真)

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以无人机「上帝视角」辨识并追踪路口人、车流动轨迹,再透过软体分析路口易发生交通冲突地点及型态,抓出容易碰撞的危险热区,再交由地方政府改善,运研所也要将此套技术,逐渐推广至各县市运用。

运研所指出,过去道路主管机关需搜集并分析1至3年交通事故资料后,才能发现路口的安全问题,并加以改善以防止事故继续发生。运研所结合近年来最热门的无人机与AI影像辨识科技,运用于解决路口交通冲突问题,效果大为提升。

研究团队首先以无人机在路口上方75至80公尺,以「上帝视角」俯视拍摄路口人、车流动情形,再运用AI影像辨识技术将影像转换成人、车流动的轨迹,最后透过软体分析轨迹资料,找出路口易发生交通冲突之点位及型态,也就是最容易发生车祸的地方,以协助道路主管机关诊断路口可能的危险热区,并预先进行改善。

运研所计划于2021至2023年,每年选择2项路口安全议题,并与地方政府合作挑选路口进行分析。由于路口交通在「机会左转(即左转车无左转专用时相,需趁对向直行车流之空隙进行左转)」与「路口穿越冲突(即直行车因抢黄灯、闯红灯等而与横向来车发生冲突)」2种情形,所发生交通事故之严重性相对较高,故今年先以此2项议题,透过座谈会与六都进行交流。

运研所与台北市、高雄市合作,共挑选15个路口进行研究,并在台北市、桃园市及台南市选择4处易肇事路口进行分析,做为后续改善依据。为推广此创新分析工具,运研所也规划于今年10月下旬办理教育训练课程,邀请各道路管理机关及顾问公司派员参与,推广该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