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馆今开工 估2024年建成延续文学伟大传统

上海文学馆开工2024年建成:接续上海与文学的伟大传统。图为上海文学馆效果图。(澎湃新闻)

上海文学馆开工2024年建成:接续上海与文学的伟大传统。图为上海文学馆效果图。(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16日报导,上海是20世纪中国文学重镇、中国新文学发祥地、策源地、推动地和收获地,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所有重要作家,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徐志摩、傅雷、柯灵、施蛰存等等,都和上海有关。上海文学馆16日在虹口区武进路439号举行开工活动,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报导称,上海文学馆最终选址虹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虹口工作,鲁迅的最后10年在此度过,茅盾的笔名在此诞生,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热潮在此掀起。

据悉,上海文学馆将于2024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届时它在主体建筑外,还将集城市更新、历史保护、商业复兴于一体,延续城市风貌的边界和街景,保留现存规画,建成的上海文学馆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由「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1幢新建建筑组成。

其中三栋老建筑属于赵家花园(又名「扆虹园」),这里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闻名的公共空间,孙中山曾三次到访,而今已是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主体建筑(新建筑)的设计方案,根据所属风貌保护街坊的特征,更注重新、老建筑之间的呼应和融合,并在外立面中注入红色元素的表达,让时空与时空交流和互动起来。虹口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求结合城市更新、空间重构,在城市建设中留存市民的乡愁。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表示,未来文学馆不仅有良好的展陈、保存功能,还能在文学研究和普及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有凸出表现,让上海文学馆成为能够代表国际文化大都市水准、吸引人们近悦远来的文化空间。

「今天这个时刻,不仅在上海的文学历史上会是极为重要的一页,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也将是重要的一页。」上海著名作家孙甘露说,这不仅因为上海这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镇将拥有一座承载、研究、讲述自身文学历史的博物馆;更重要的是,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人们阅读写作使用的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历史性转变,新文化运动推动着的传统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变,以及描述、记载、形容这一系列转变带来的经验、感受、思想和憧憬。「那些最重要的写作,最重要的作品,那些最重要的内心活动和文学创造,很多就发生在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