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让两岸问题急迫性往后排
旺报社评
一年一度的大陆人大、政协「两会」即将在北京开幕。每年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政协报告中有关台湾和两岸关系的表述,向来是观察大陆对台政策的指标。基本可以确定,今年大陆「两会」主轴应是为中共二十大创造稳定、有利的经济社会环境。两岸问题并非重点,或者说急迫性没那么高,关心和担忧两岸情势的人士,应该可以松一口气。
延续和平发展的对台路线
根据大陆官员透露的消息及媒体的讨论,今年聚焦三大问题:第一,是否调整成效卓着但成本高昂的「清零」策略?两位大陆中央级卫生专家先后释出「防疫第三条路」或「中国式病毒共存」的讯息,或意味大陆有意逐步松绑入境管制。第二,大陆GDP成长能否顺利「保五」?央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坦承,今年外需、消费、投资成长预期减弱,十几亿人「饭碗」问题始终是中南海决策者最优先的事项。第三,大陆去年高压打房、管制资本的政策是否延续?这既牵涉大陆房企金融风险,也关系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
至于乌克兰情势对北京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影响,当然是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但也仅止于议论,大陆「两会」的重点还是内部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台湾或两岸关系问题应以重申既有论述可能性较大,应不会纳入重点议程。
事实上,从近期大陆「台籍」代表委员或「两会」涉台机构的动向来看,也可以佐证,北京将在「反独促统」既定方针下,延续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对台路线。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台盟中央在不久前举行记者会,介绍今年「两会」的涉台提案和建议,大部分都是保障在陆台胞权利和待遇、深化惠台措施成效、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相关议题。
今年初大陆资深涉台学者章念驰提议订立「统一法」,引起外界关切,若比照2004、2005年大陆制订《反分裂法》前夕,多名人大政协公开呼吁、消息人士频频放出风声的热烈气氛,大陆「以法促统」的步伐尚未迈开。
两岸问题在今年大陆「两会」不是重点,意味北京不会有意外动作,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至少释放出3个讯号:首先,大陆对台独、美台互动当然有危机感和焦虑感,但「法理台独」可能性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最近又向大陆外交部长王毅重申「反台独」,说明台海情势仍能掌控,但希望局面继续稳住,二十大前确保不出事。
二十大重点在经济和人事
其次,北京要想开好年底的二十大,头等重要的就是经济和人事,台湾相对于这两大议题的急迫性并不高。最后,大陆未来10年对台总路线,早在2019年「习五点」就一锤定音,去年中共《建党百年决议》又以「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名词加以概括,现阶段也看不到「变」的必要性。
北京对两岸问题不急迫,并不是指把对台政策晾到一边,而是在目前情势下,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也就是完善两岸融合发展的各项配套措施。根据中新社报导,大陆政协常委、台盟副主席吴国华表示,大陆惠台政策总体上有利于两岸交流和心灵契合,但在落实层面存在突出问题,包括地方政府执行泛泛、缺乏配套,在陆台胞反映「判决执行难、居住证网上认证难、买房贷款难」等问题,承认惠台政策落实存在「堵点」、「难点」。这些表述都说明,北京对目前两岸融合政策的执行成效相当清醒、务实,不避讳存在的问题,而上述问题恰与台湾民众对大陆体制、治理效能的认同息息相关,如果大陆能够逐步落实和改善,相信不仅在大陆的台湾人更安心,也能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发展、产生信任。
俄乌战争爆发后,台海情势更加敏感,但大陆并不急于统一,台湾也缺乏法理台独的民意基础,只要双方节制,现状应可维持。美中关系若能保持一定的稳定,大陆落实好「操之在我」的融合政策,争取两岸恢复民间交流、沟通对话,两岸问题就不会变成影响中共二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