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带动珠江西岸比肩浦东,珠海高新区野望“第二个陆家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冯玉怡、彭敏静 珠海报道

随着伶仃洋之上“关键一横”深中通道即将通车,珠江口“黄金内湾”的“含金量”将大大提升,珠西战略效应也将逐渐显现。

如果把珠江西岸比作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浦东新区,那么最合适比作陆家嘴的当属珠海高新区,无论是地理区位、产业政策还是专业化服务水平,珠海高新区都是与彼时的陆家嘴相似度最高的区域。作为珠江西岸城市中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城区之一,珠海高新区一度获颁2024年全国高新区盈利能力二十强,也是全国高校青年人才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受访专家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为珠海招商引资带来一波“引流”,按照企业投资逻辑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尤其会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提供新一轮集聚发展机会。未来,深中通道能否助力珠海高新区再现“陆家嘴”,这需要其拿出当年上海浦东陆家嘴那样的气魄,发挥珠江西岸最好区位的优势,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深中通道加速催化比较优势

“从蛇口港到九洲港的单程散客船票要140元,深中通道开通后只需花一半不到的价格,而且通勤时间大大缩减,这些对于我们的工程师往返深珠之间进行业务交流带来极大的效率提升。”麦时微电子(珠海)有限公司(简称“麦时微”)产品测试中心主任彭瑞钦给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麦时微的物流需求分RD型用品和物料产品两大类,尽管从时效性来看,是否走深中通道并没有显著变化,但从整体评估,会带来一定叠加效应。

不过,珠江西岸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来都不仅只是来自于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更重要的来自于新时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要素比较优势。而珠海高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新兴科技产业,尤其是对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软行业里的硬科技公司,其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是这类企业经济账本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从深圳“踏浪而来”的麦时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麦时微是国内全硅MEMS振荡器领域头部企业麦斯塔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彭瑞钦表示,“基于对珠海营商环境、创新资源、产业协同效应、政策支持和区位优势、工业园区优势等多方面的考量,我们把重要的研发封装测试量产基地设在珠海高新区,并建设MEMS传感器全新产线。”按照计划,麦时微将在珠海完成首批自研MEMS振荡器的交付,实现年产能达成交付1亿颗MEMS振荡器的目标,预计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地方招商引资过去主要靠土地、税收和配套优惠‘老三样’,随着产业经济的演变,如今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成为高端产业扩散的内在逻辑。”财经评论员刘晓博曾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

“深中通道开通后,我们计划把一部分研发人员挪到珠海办公。”开源网安(珠海)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剑冬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珠海高新区软件行业比较发达,集聚着金山办公、远光软件等头部企业。此外,珠海人才储备充足,用人成本较深圳低是最显著的优势之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正式转型为校本部校区,珠海高新区即将迎来3所985高校,成为全国除北京海淀区外,985高校密度最高的区,为珠海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力量。

目前,深圳是珠海高新区最大的企业来源地,两地“牵手”合作不断加密。2023年,珠海先阳与高新区签约,投资逾20亿元建设新型储能产业基地;2022年,深圳安易控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珠海打造中国首个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全球研发制造基地;2021年,深圳重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高新区签约,投资建设诊断科技产业园项目。

“强服务”打造产业外溢首选地

深中通道不仅缩短了珠海与深圳之间的物理距离,更加速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资源互通与产业融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留意到,不少产业园区紧抓产业转移趋势,利用其产业空间基础、差异化配套服务等优势,将珠江口东岸城市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

“深中通道的开通,开启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将促进珠海承接深圳、东莞等地的产业转移,让珠江口东岸企业增资扩产或企业选址有了更好的选择。”华发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珠海高新区是珠海的北大门,接壤中山,是与深中通道最近的区域。

“高新区华发的6个园区与深中通道约30-35公里,驾车上深中通道最快约 35分钟,到深圳也就约1个小时,比以往到深圳100多公里、驾车耗时起码两个半小时相比,节省了一半多的时间,能极大提升深珠两地的交流互动效率。”上述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华发产业园区已经聚集了44家来自深圳、东莞的优质企业,涵盖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类型,高度契合珠海重点打造的“4+3”主导产业。

高新建投下属公司珠海高新港湾科创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强表示,深中大桥通车后,珠海和深圳的路程40分钟即可实现,珠江口东西两岸实现了“半小时生活圈”,这有助于打通大湾区两岸资源互通瓶颈,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释放更快速度、更大流量、更高效率的资源流通能力,也为珠海高新区的企业发展带来更多信息流、资金流的便利。

深中通道通车后交通更加便捷,利于园区进一步吸引企业,但也意味着园区竞争也更激烈。

为把握这一轮产业转移趋势,不少园区在招商策略也有所加强。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华发产业园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产业优质环境,利用成本优势与政策优惠吸引企业,围绕深圳外溢产业精准规划,加强产业配套,形成互补共生的产业生态。

李智强表示,接下来,将全力开展产业链条精准招商,建立细分产业龙头企业清单、强链补链拓链清单,同时加强与深圳企业互动,实现“深圳研发+珠海生产”的产业合作方式,还将推动与深圳产业资源渠道尤其是国企的合作,打造深珠合作产业园标杆项目。

6月25日,珠海高新区与5家央企举行产业合作签约仪式。其中,高新建投将与润城、招商蛇口合作,推动专精特新产业园落地,加速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培育优质产业链链主企业,深化深珠两地在产业载体建设和招商引资领域的合作,打造深珠合作产业园标杆项目。

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曾俊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深中通道的开通将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协同,探索出更多“深圳研发+珠海制造”的产业模式,带动创新资源的联动。珠海凭借其产业基础和成本优势,有望成为深圳产业外溢的理想承接地,为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拥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包括人才、资金和市场,吸引了众多院士和顶尖科学家在深圳进行前沿设计和研发工作。然而,深圳的租金和人才成本相对较高。珠海则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有望吸引更多企业落地,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新能源等领域。”曾俊杰说。

目前。珠江口东岸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区域经济总量,是珠江口西岸以中山、珠海等为代表区域的5倍,但西岸城市在提供充足的产业空间和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如果西岸城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到与深圳趋同,便能更好地承接深圳等东岸城市的资本、人才、产业外溢。

当前,珠海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从引进培育产业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

李智强透露,接下来珠海高新区会出台更加全面、精准、有效的扶持措施,包括通过依托政府平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吸引更多的深圳企业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