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的萨师俊(庄秉汉)
萨师俊舰长生前留下的照片遗物在文革时期悉数毁坏,现存仅这一张遗像,台北圆山忠烈祠内有陈列供人缅怀。(图文:庄秉汉)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揭开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国海军当时在船舰总吨位远不及日本海军二十分之一,舰艇数目不及五分之一下,我忠义海军仍奋勇投入全民族抗战,虽然海军在抗战前3年所有舰艇损失殆尽,但却涌现许多勇士国魂,胆敢和世界排名第三的日本海军周旋,中山舰舰长萨师俊就是在这无数英烈中,平凡又耀眼的一位。
萨师俊(1896年-1938年),福建闽侯人,其祖先为蒙古色目人,元代诗人萨都剌受朝廷钦赐萨姓,遂以萨氏为姓,后来家族由山西雁门迁徙至福建,萨氏分支便在福建开枝散叶。
萨师俊自幼胸怀大志,他的叔公萨镇冰曾为清朝北洋水师提督,是亲身经历中日甲午海战的幸存者,由于萨家海军家世渊源,萨师俊对海军充满抱负,鼓励兄长萨师同、弟弟萨本炘报读海军学校,他认为「强国莫急于海防,忠勇莫大于卫国,我兄弟宜习海军,亦我雁门武德之传统也」。于是他就读烟台海军学校,兄长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弟弟入福州船政学堂,三兄弟毕业后都服役海军,一门忠荩。
萨师俊为人性格倔强,但却勇于负责,少年学习骑马射箭,刚开始难免几番落马摔得体无完肤,但他却不生惧怕,仍继续练习,旁人看他伤势颇剧,劝他等伤好再练,他回答说:「既习矣,习必有成」。他海军学校毕业后,报效中华民国海军,历任江贞、建安两舰副舰长,公胜、顺胜、威胜、楚泰四舰舰长,萨师俊治军严明,恩威并施,舰上有士官兵身体不适,一定亲自慰问,下属遭遇家庭急难,每每解囊相济,深得基层军心与部下拥戴,他在担任海军顺胜号舰长时,曾率舰完成由上海航行至福建的海疆巡弋,开创我国内河炮舰海巡之先例。
1935年2月,萨师俊因治军有方,累功升任「中山舰」第13任中校舰长,成为海军瞩目的明日之星,萨氏族人不少在海军服役者,想透过萨师俊关系拔擢升迁,他反倒训斥族人:「服役海军,必勤奋忠勇,力争上游,依功晋级,为实至乃名归耳。」显示他不结党营私、公正不阿的态度。
萨师俊抗战牺牲前所率之「中山舰」,恰巧是他叔公萨镇冰在1910年清朝海军大臣的任内从日本三菱船厂订购,其原名「永丰舰」,舰长65.8米,宽8.8米,航速13.5节,其排水量780吨,配发主副炮8门,满员编制136人,吨位虽然不大,但在中国近代却是赫赫有名的战舰,该舰起先是以「永丰舰」响应孙中山先生护法运动,开赴广州,成为孙中山所掌握的少数舰队之一。
1922年6月16日深夜,陈炯民叛变炮轰观音山总统府,孙中山、宋庆龄逃到珠江口永丰舰上,蒋中正闻讯赶赴护卫,登上永丰舰陪同孙中山风雨同舟经历海上冒险55天,蒋中正险些殒命,孙、蒋二人革命情感由此舰建立,永丰舰因而声名大噪,1925年孙中山逝世,广东省主席胡汉民将 「永丰」舰易名为「中山」舰,以兹纪念。
1926年3月又发生著名的「中山舰事件」,催使蒋中正在中国国民党的地位上升,国共双方矛盾日益加剧,这些中国现代历史事件都环绕着一代名舰「中山舰」。萨师俊荣任「中山舰」舰长,显然深获海军总司令信任,被视为海军少壮派的领袖人物。
一代名舰中山舰在沉没长江水下59年后,现已打捞上岸,2008年10月于武汉市金口成立中山舰博物馆,供世人瞻仰。(图文:庄秉汉)
1938年7月,日军溯长江而上进犯武汉,萨师俊奉命率中山舰从湖南岳阳开赴长江中游一带,参加武汉保卫战,中山舰担任物资撤退运输、堵截日本军舰及布雷任务,由于我国空军力量薄弱,为补充武汉周边陆地防空火力,国难当头迫于无奈,海军总司令部要求拆卸海军船舰上一部分舰砲,装置于在长江两岸要塞,中山舰配备8门主副炮,也一视同仁要求拆卸3门大炮,安装于江岸两侧阵地,形同老虎嘴中拔了3颗大门牙,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萨师俊仍「慷慨解囊」,分配火炮和船舰部分兵力给岸上守军,这也埋下中山舰最后被击沉的一大隐忧。
10月24日,中山舰在长江金口水域进行日常巡防,9时10分,突然一阵隆隆声传来,一架日本侦察机在中山舰东方上空,萨师俊命令全舰以高射机关炮对日机射击,日本侦察机逃了回去。但是,两个小时后,又有9架日机分两小队出现窥伺,不过并未向中山舰投弹,由于距离过远,中山舰也没有开炮,他们盘旋约5分钟就转头飞回去。萨师俊舰长凭着多年的作战经验,预感一场恶战将一触即发,他立即命令全舰掌握时间进行武器弹药、仪表板及轮机检查,并请官士兵提前吃午饭,他自己特别穿上军礼服以正衣冠,宣布舰上进入一级战备,在战前他即和幕僚私下表示,万一中山舰有什么意外,他将与舰共存亡。
果然,下午15时15分,6架日本水上海军轻型轰炸机呼啸来袭,萨师俊舰长在瞭望台发出防空号令,指挥船蛇形行走,以躲避飞机空袭,并且率舰攻击,日机也不甘示弱在中山舰上空成一字形排列,开始对中山舰进行连番轰炸,空投的炸弹宛如倾盆雨下,江面激起浪花滔天,一颗炸弹正好落下中山舰舰尾左舷水中爆炸,使得中山舰官员舱开始灌入江水,舵机损坏转动不灵,无线电配电板破裂电信受阻,接着第2、3颗炸弹落于右舷侧水中,前后锅炉舱进水,约3分钟过后,锅炉整个断气,更不幸的是舰首也遭中弹,燃起熊熊大火,战斗中,满天弹片无情飞溅,萨师俊左腿被炸断,右腿、左臂身受重伤,他忍着剧痛浑身是血依靠在栏杆上,神智清楚且坚毅伫立在瞭望台,他要让全舰官兵看到舰长仍然健在,以安定军心,鼓舞官士兵浴血再战。
中山舰舰体不堪炮火袭击,产生剧烈倾斜,官兵急忙放下左右两侧逃生艇准备弃舰求生,便强行要将萨师俊架离中山舰送医治疗,萨师俊不肯离舰,坚持还能指挥作战,他大声说:「我舰长也,舰长必与舰共存亡,且此舰为中山舰非他,乃我 总理广州蒙难时之座舰,况我为三民主义信徒,更不能弃此革命精神象征之中山舰。」从史料记载的这段话中,能感受到萨师俊把中山舰看得比他个人生命重要,毕竟中山舰承载国民革命的历史荣耀,就算众人尽可离舰求生,惟萨施俊身为中山舰一舰之长,职责与使命所在,不成功只能成仁取义,自应当与中山舰共存亡。
日军接续炸毁中山舰砲管,让船舰失去反击能力,敌机开始肆无忌惮以机枪向瞭望台扫射,枪林弹雨火光四射,萨师俊军礼服上的领章反光,反成了日机集中攻击目标,下士陈善恒眼见日飞机机枪尽往萨舰长身体猛射,竟用自己血肉之躯扑覆萨师俊身上,想帮舰长挡下所有来袭子弹,这宛如电影情节真实上映,但最终萨师俊与下士陈善恒弹着累累,体无完肤,双双壮烈殉国。
副舰长吕叔奋看到舰长牺牲之惨烈,强忍悲痛,代为指挥中山舰继续作战,奈何船体倾斜超过40多度,保舰已无希望,只能忍痛下令弃船舰,约下午4时30分,在落日苍茫之际,中山舰沉没于长江金口岸,整个战斗历时1小时15分钟,中山舰共发射枪、弹砲1200发,舰上官士兵25位阵亡,23人受轻重伤,萨师俊阵亡时年42岁,尸体沉入长江底遍寻不着,没有被打捞上来,最终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国民政府晋授萨师俊为海军上校,是抗战阵亡军衔最高的海军军官。
座落于台北市圆山忠烈祠,在大殿后方回廊树立12座殉国的国民革命烈士塑像,萨师俊舰长塑像身列其中。(图文:庄秉汉)
蒋中正曾在国防部编印《萨师俊烈士传》为其传记封面亲笔题字,萨师俊在台湾地位高崇。(图文:庄秉汉)
政府播迁来台后,萨师俊在台湾地位高崇,蒋中正曾在国防部编印《萨师俊烈士传》为其传记封面亲笔题字,座落于台北市圆山的忠烈祠,在大殿后方回廊树立12座从开国、东征、北伐、抗日到国共内战期间殉国的国民革命烈士塑像,而萨师俊舰长塑像身列其中,以供后人缅怀﹔反观对岸,萨师俊生前留下的照片遗物在文革时期悉数毁坏。
不过在2014年9月,中共以恢宏气度公布《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将国军将领萨师俊名列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沉没长江水下59年中山舰,现已打捞出水成立博物馆,显然萨师俊这种「与舰共存亡」的民族气节,实已获得两岸人民的尊重与赞扬,昔日的炮火硝烟远去,日本军舰已被赶出黄浦江头,祈愿萨师俊舰长英勇事迹永存世人心中。
(作者为脸书「我的抗战」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