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别让学生用脚投票(白德华)
大一新生11年来锐减26万人,甚而出现暑期4所私大同时退场的罕见现象。(本报资料照片)
最近看到两个年轻人的场景,让人感触良多。一是台湾少子化严峻,导致大一新生11年来锐减26万人,甚而出现暑期4所私立大学同时退场的罕见现象;另一场景是,跟着前总统马英九赴大陆的学生亲临一场震撼教育,不只切身体验到两岸同根同源,从参观港珠澳大桥到大疆,开启学生的另一扇心灵之窗。都说资讯无国界,两岸如此发展下去,让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如何「信赖台湾」。
私校退场俨然已是严重的社会议题,现在不少人把过错推给李远哲1994年支持广设大学的「410教改」,但找战犯不重要,重要的是台湾如何从失能的教育政策中摆正。少子化固然是因,但与其透过新南向广招东南亚学生,何不重新开放陆生来台?招收东南亚生源问题已毋庸讨论,但让陆生来台却有不少好处。
最大好处是培养「知台派」。大陆最大「知台派」是台办,台办做好赴陆台商、台胞工作自然是重点,但因接触台人多,虽遵守「党意」却更能从台湾视角审视两岸。新党主席吴成典说,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是「知台人士」,就因他在福建17年的工作中广泛接触台胞,连钨钢大王廖万隆都和习吃过路边摊,深入了解台湾就更能站在台湾角度说话。马英九执政时每年陆生来台少则1千,多则5千人,这种内化陆生亲台的功效,岂是民进党所言侵蚀台湾资源所能相比的。
少子化导致私校大退场,老师工作无着落,学生被迫转学,衍生诸多社会问题,台湾又如何茁壮成长。
再看看跟着马英九访陆的大学生。其中,有位世新同学参观大疆时说自己是「疆粉」,直言大疆无人机是台湾民众热衷的流行物;腾讯免费开放智慧降噪造福老人,被视为「科技向善」的典范;参观港珠澳大桥,看到孙中山100多年前在《建国方略》中的蓝图一一实现,学生对世界级企业及世纪工程又做何感想?
中美竞逐日趋激烈,台湾在民进党执政下却很难求平衡。但在「马习二会」大陆重新强调「大交流、大合作」之际,已为台湾开启一扇和平之窗,赖政府何不让「官方亲美、民间亲陆」?扩大两岸交流,把握机会提出有利台湾的政策,对年轻人、对子孙才能有交待。
台湾是浅碟子经济,本就难规模化发展。扩大交流,让台湾更大限度利用大陆市场,也是累积台湾财富的方法。扩大年轻人交流,让子弟走进大陆,不只见识大陆科技进步,更可利用大陆的发展来壮大台湾。同样地,鼓励更多陆生来台,不仅展现台湾的善意,更是展现自信,让大陆未来精英了解台湾、熟悉台湾,台湾何惧之有?
政府不仅要「善政」,更要懂「善治」,让公共利益最大化。私校退场、陆生进场或可成为试验场,如此才不致让台生用脚投票。(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