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副署不是阁揆的权力(孙远钊)
行政院长卓荣泰。(资料照/陈君玮摄)
《中华民国宪法》第37条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3条排除适用副署仅限于「发布行政院院长」、「依宪法经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员之任免命令」和「解散立法院之命令」等三种情形。所以总统必须对代表和反应民意的立法院通过的法律予以签署公布,是为了符合民主宪政「公开透明」与「公示周知」的基本要求。而当初之所以也规定行政院院长副署(特别强调,这个绝不是什么「权」),是为了体现对人民承担政治责任。至于对行政命令的副署,还蕴含了在行政体系内对总统权力的内部制衡。
《中华民国宪法》的原始主笔人之一、民社党的创党元老张君劢先生曾对为何《宪法》要求行政院院长必须在立法院通过、经总统签署公告的法律上副署提出了如下的说明:「我们不赞成采用总统制,因为不愿像美国一样将行政大权完全交付总统手中。我们也不赞成像法国一样大总统不负责任之规定。」、「……(总统)在政治上不仅是摆样子的元首,而是一个负担国家责任的人物。但是我们为求总统安全计,为使他受全国人爱戴起见,须得有人对他的命令处分加以副署。而因副署之故,发生责任。所以除总统外,另有负责的政府。」(参见氏着,《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商务印书馆出版,民国37年1月再版),第68页。)
副署承责的制度还蕴含了中华固有文化的因素,可以至少上溯到唐朝建立的制度。当时对于皇帝的诏书内容,都必须先由中书省拟定,呈交皇帝「画勒」,然后再交由门下省「覆核」。如果门下省不完全同意,可将诏书批注送还请中书省重拟,称为「涂归」或「封驳」。即使皇帝已经在上面「画勒」还不行。后来为了简化程序,也给皇帝留面子,于是直接让两个部门举行联席会议,称为「政事堂」(这就有了现代「行政院」的雏形)先把所有的文件拟定商妥,但形式上还是要皇帝画勒并由两部门分别盖上官章,以示负责。
所以,这同样的是为了多少确保皇帝不会滥权,并体现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这个制度到了宋朝更加确立和完备,并一直延续至今。(参见钱穆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东大图书公司出版,民国66年6月初版),第45-50页。)
凡是以为行政院院长的「副署」是用来对立法院的「制衡」,还认为那是一个「权力」的,实在完全误解和扭曲了宪法规定的意义。
尤其在当前一个毫无民意基础,实际形同在总统底下担任一等秘书的人,竟还想以此牵制代表全国民意的机构,其荒谬性已不言而喻!
(作者为前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及智慧财产研究所合聘副教授、前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解释英文译本编辑及复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