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再思考 汽车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从管理思路来看,管理部门正引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车企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来看,企业也普遍弱化产销量,而把创新研发、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义,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也将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在人人都在谈论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如何定义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将是全球竞争最激烈、最残酷的市场,优胜劣汰将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看来,那些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进入汽车市场竞争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被淘汰。相应地,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核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中汽中心政府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李万里指出,高质量发展已经开始,并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基调。“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阶段了,而这种发展模式的变化,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李万里如是说。事实上,汽车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供大于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这也让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那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又是什么?在陈斌看来,衡量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有很多,最基本的指标是车企的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汽车产销量的增长速度。陈斌表示:“汽车是耐用消费品,你能做到质量好、性价比高就能卖高价,也应该卖高价,能卖高价的企业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企业,依靠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赚钱,而且是理直气壮地赚钱,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当然,这对汽车企业来说也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当然,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并不意味着就只能发展高端车。“中国的市场太大了,与西方国家不一样。既需要高端车,也需要普通车,但需要的都是高质量的车。”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原因,汽车市场一度低迷,但豪华车增长势头保持稳定、良好,这反映出换车族对提升用车质量的需求。但他同时强调,“质量提升”并不专属于豪华车,普通车做得好依然会受到消费者青睐。“上汽通用五菱在小型电动车领域产销夺冠的事实告诉我们,谁的车好,消费者就会买谁的车。我认为,应该是先有高质量,然后才能有好的营收和效益。如果没有高质量,车可能会一时卖得好,但却不会持久,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说。
安庆衡对自主品牌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自主品牌的确经受着煎熬,在乘用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也一直在下降。但大家也都看得到,吉利、长安、长城、上汽、比亚迪等企业的产品水平在持续上升。“我相信,按照现在这样的发展势头,自主品牌会越干越好,经过一两年的努力,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应该会回升。而一些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质量水平又比较低的企业也一定会被市场淘汰。”安庆衡说。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高投入,这里的投入既包括资本投入,也包括创新思维。李万里强调,高质量的发展核心就是创新,理念和各种做法的创新发展,包括市场、产品、增量、技术路径、资本运作、产业链融合、服务衍生、品牌计划等,涵盖研发到后市场的汽车全产业链各环节。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创新是完全陌生的,既无借鉴也无参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参考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前行,而在这个创新的阶段,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也同样处于摸索的状态,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而且创新不能停,停下来就可能被淘汰;也不能出错,走错了就可能成为千古恨。”李万里强调。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风险极高。用统计学的方法估算一下,在创新发展的六七个要素中,假设每一项都有九成的成功率,但多项叠加,可能导致最后的胜算仅有五六成;而一旦其中有一项失败了,就会导致整体失败的结果。“我们知道,任何创新的风险都是很高的,八九成的胜算已经是极高的了,这么多项目叠加在一起,成功概率会更低,由此可见,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我们只能加快创新的步伐。”李万里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对所有勇于尝试的新进入者满怀敬意,因为只要敢于进入、敢于尝试的都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即使倒下去也是好样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书林建议,为了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注重支持新造车企业的发展。相关准入政策应允许新造车企业拓展技术、产品发展空间;相关金融机构应执行对内、外资一视同仁的信贷政策,为它们创造与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经济政策环境,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尽管高质量发展面临高风险,但仍需要加强创新,并为那些勇于创新的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他们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要用改革的力量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陈斌看来,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除了企业本身必须依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竞争力外,汽车行业也必须告别追求量的扩展的思维模式,推动行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把握好供给侧改革的主线,不断改善供给侧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益。谈及具体的改革措施,陈斌认为,应该鼓励汽车消费,建立起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和加快汽车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尽快建立起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尽快建立起保障企业发展实施目标和战略相对稳定的领导班子制度。
张书林也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多年积累的企业、资本、产能、布局等方面结构性矛盾和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都不利于新格局的构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把改革作为重中之重,“这也是汽车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每年正增长的重要保障。”张书林认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加强三方面的改革内容:一是弱化短期刺激政策,强化税制改革。在全面对外资开放的形势下,应弱化刺激汽车生产消费的短期政策,强化以减轻消费者负担、改善交通道路停车等使用环境,激活中央、地方促进市场发展的积极性为目的的税制改革,使已执行35年的车辆购置税和已执行26年的汽车消费税真正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加快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经营机制的改造,强化民营企业的作用。目前我国汽车整车企业中,国有企业占80%,民营企业只占20%,而20%的民营企业却主导着乘用车自主品牌的市场格局。汽车产业是典型的竞争性行业,要使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大幅提高,形成真正的强国优势,“十四五”期间就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实现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三是支持兼并重组,促进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将对外资股比全面放开,处于弱势的中方企业将失去国家政策的保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将加速汽车企业的两极分化,多数没有经济基础,没有产业基础或产品单一的新造车企业和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将失去独立生存的机会。企业另寻出路、兼并重组、资产拍卖的需求加大,应引起政府和行业的重视。为有效地利用尚存的优良资产,减少资源浪费,缓解社会压力和矛盾,政府有责任制订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兼并融合。本报记者 王金玉 《 中国汽车报 》(2020-11-16 0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