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友善2/失智走失率增 警方人力有限 義消空拍自救

新北市急难救援大队许祖寜运用空拍机,协助寻找失智失踪的老人。记者黄义书/摄影

对社区而言,失智症患者被视为「邻避人物」,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也不晓得该怎么辨别,这也影响失智症患者在社区内的活跃程度减。全台失智症患者突破卅万人,警政署统计,失智走失比率逐年增加,社区力量不足,警方协寻力道有限,有经验的家属大多靠民间团体自救,但不少家属可能经历过一次失智家人走失,就考虑将患者送进机构,不再待在社区。

内政部警政署统计,109年到111年失智走失的比率逐年升高,从6.16%一路上升至7.32%。失智症家属第一时间面对家人失踪,皆报警协寻,不过警方人力资源有限,且是失智症患者外出时未携带任何可识别物品,协寻难度极高。

家住木栅的郑小姐说,社区内多次发生失智老人失踪,靠里长挨家挨户协寻,里长还因此成立「协寻LINE群组」,也因为里长热心助人,才顺利连任。不过,社区的力量仅限于某些热心人士,除非家中也有失智患者,能够了解失智家属的辛苦,否则经常因为对失智不够了解,也很难辨识失智症状与患者,甚至帮不上忙。

长期帮忙协寻失智走失老人的义消许祖宁说,协寻失智症患者需求「非常庞大」,他每年至少会接到150到200件的协寻需求,不少家属表明,警方协寻速度慢,自行调阅商家监视器,或询问社区,帮助都有限,担心家人可能已经出车祸或跌倒在某处,心急如焚。

许祖宁说,找到失智症患者的难度比找到登山遇难者、浮尸,难度不遑多让。失智症患者的行径路线难用常理判断,有些体力好的失智症患者,可能会爬进防火巷,或是躺在杂物堆中,常有人会讲「他们被魔神仔抓走」,其实是失智症患者受幻听幻觉影响,带着他们往外走。

为了帮忙争取寻获失智患者的时间,许祖宁开始尝试使用空拍机协寻,居高临下的视野果然增加协寻机率,以前可能花五、六天才有机会找到人,现在可能可以缩短到三天,甚至一天内找到人。不过,如果走失时间过久,患者的状况可不乐观,甚至已发生悲剧。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主任陈俊佑说,通常会走失的失智症患者,多数已经到中度,如果能早在失智轻度期间就做好准备,能大幅降低失智走失的机率,只是现在年轻人对失智症认识有限,加上老老照顾愈来愈普遍,甚至可能夫妻两人都已经失智症,家人却完全不知情,甚至直到「走失事件」发生的当下,才发现家人失智时镇。

陈俊佑表示,卫福部推动失智友善,应强化民众对失智症认识,才有机会在失智症进展到可能会走失前,先做好预防措施,包含指纹建立、配戴失智手环等。不少家属对于失智症,仍认为是「正常老化」,不愿带家人去就医,若失智症能即时被诊断,医疗端也能倡议失智走失的相关措施,减少失智走失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