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散文】康文炳/尋找暗夜裡的光
房慧真《夜游:解严前夕一个国中女生的身体时代记》。(图/春山提供)
推荐书:房慧真《夜游》(春山出版)
三十年后回望,三十年前那个小女生的心思异常地敏锐起来了。二○二四年,房慧真出版了《夜游》,这次,她不再聚焦于一向心系的社会底层人物,而是将其一贯疏淡的镜头转向自己。副标题「解严前夕一个国中女生的身体时代记」,说明了作者召唤、重构自己成长印记的意图。
家庭的冲突、友情的背叛、性的启蒙、身体意识的觉醒、现实生活的顿挫……惊人的自我袒露,在作者冷静、节制的笔调下,写来如此不动声色。其实,仅仅是这些内容,就足以构成一部真挚、动人的散文集了。但作者创作的心念远大于此,她将自己成长的轨迹,重新嵌入时代脉动之中,给予这些私人叙事以更大的历史框架,从而也就凸显了更深刻的意义。
时序错落在一九八六年台湾解严前后,锡安山教会镇压、海外黑名单返乡、外省人探亲请愿、五二○农权运动、后劲反五轻、詹益桦自焚、台海危机……作者采取平行叙事手法,将个人迷茫的青春穿插于社会骚动的浪潮之间,让私人记忆与公共记忆巧妙地融合。
乍看之下,书中时代与个人之间的叙事转换时有断裂,但我想正是这种文字形式的疏离,更好地反映出个人与时代若即若离的关系吧。因为所谓时代,往往是我们生活其间而浑然不觉的东西,但它对个人身体与精神的渗透,却又令人无从逃脱。
尽管对政治事件缺乏局内人的情绪触感,但作者从记录影像与文献中爬梳,精准地重建了时代的政治图景。擦身而过的时代印记,作者一一重新找回这些早已渗入其身体记忆深处的事件,重构了自己的时代认同与身分。
「同时代人是紧紧凝视自己时代的人,以便感知时代的黑暗而不是其光芒的人。」作者在序言中引述了义大利思想家乔治‧阿甘本的观点,即作为自己创作意图的说明,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作为一个「时代人」,你是否凝视过自己身处时代的黑暗?甚或是一种训勉──作为一位当代的台湾人,我们有不容推卸的记忆义务!
于是,本书也是对读者的一次邀约,透过坦率的自剖,作者邀请读者一起重新凝视、记忆、反思我们共同走过的那个时代里的人性黑暗面。由此看来,《夜游》既是对台湾历史的追述,也是对此刻社会的回应。台湾在致力经济发展的同时,难脱它在政治身分上的挣扎;我们必须回到历史寻找身分,分享一个共同的过去,才能形成一个共同承担的未来。
然而,理解历史的视角多样而复杂。房慧真自承:「我长年阅读大屠杀、劳改营、种族灭绝的书籍,看向人性最深沉的底部。」善与恶的视角,构成她观看世界的主要方式。房慧真是台湾少数具有强烈社会关怀与政治自觉的散文作家,但在她似乎过于黑白分明的道德视角之下,原本复杂、暧昧、模糊、矛盾的世界,是不是有可能被简化了?
无论如何,在当下金钱思维挂帅、意识形态僵化、是非不明,甚至善恶不分的台湾,房慧真的书写依然是这个社会道德觉醒的重要参照。在序言中,她再引阿甘本的话:「在当下的黑暗中去感知这种力图抵达我们却又无法抵达的光,这就是同时代的含义。」房慧真内心有一种恒久的不安,这是她创作力量的源泉;未来,她仍将孜孜不倦穿梭于暗夜之中,召唤那无以抵达之光,照亮公义的乌托邦。